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26篇
中国共产党   224篇
中国政治   394篇
政治理论   147篇
综合类   35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21.
法治是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进步、保障人民福祉、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随着学术界对法治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入,关于法治应成为我国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的观点,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然而,学术界对我国法治化道路问胚的研究刚刚起步,尚不够深入。笔者认为,我国法治化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换言之,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直接关系着我国法治化的性质及进度。  相似文献   
222.
论环境信用法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的环境价值需要借助制度化的优势来量化它的存在和意义。于是,如何将现代环境价值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相融合,重整信用种类和功能并加之以"绿色"规制的难题便摆在了现代经济法治的面前。现代环境信用的提出就是解决此问题的探索之一;另外,信用规制的绿色化和法治化也显示了其在治理经济成因的生态危机和化解环境信用风险上的多元价值与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23.
法治视野中的宗教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立法是实现宗教法治的前提条件。我国现有的宗教立法存在法律位阶低、地方立法严重趋同、立法技术不够成熟等不足 ,制定一部管理宗教事务的宗教基本法 ,做到概念清晰、主体明确、权责一致、技术精良 ,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24.
文丰安 《理论探讨》2015,(1):120-124
党内监督科学化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及中纪委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总体要求。党内监督是保证党的权力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在遏制腐败、发展党内民主、完善相关制度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存在监督的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党内监督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党内监督主体自觉性不足、党内监督运转过程不够规范和功能不完整等方面的不足,可从党员的平等主体地位加强党内监督、从党内民主选举制度方面加强党内监督、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党内监督等途径去促进党内监督科学化建设。  相似文献   
225.
《学理论》2015,(28)
随着网络技术的运用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网络空间乱象横生,网络犯罪问题不断出现,这一切从根本上都需要法治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226.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学界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界定、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评价指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立论根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障碍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今后,学术界应加强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并注重学术互动和争鸣,使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不断地走向深化。  相似文献   
227.
当前侦查阶段在适用强制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适用拘留、逮捕等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突破法律关于原则和例外的规定,适用强制措施不节制;混淆公安机关的司法权和行政权,用留置盘问、劳动教养代替侦查羁押措施等。强制措施的法治化对策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转变观念,认识适用强制措施的多元化价值目标,培养和强化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和侦查意识;二是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改革强制措施制度;三是提高侦查活动的科技含量,提高侦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侦查机关的侦查取证能力。  相似文献   
228.
张浩书 《群众》2007,(11):54-54
司法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运用法律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冲突与矛盾,为促进和谐、共建和谐作贡献。新时期的人民司法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解决纠纷的作用,在维护人民的基本生活秩序的同时,深入推进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当前,大量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纠纷不断地涌现,  相似文献   
229.
高云虹 《唯实》2002,(9):86-88
婚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婚姻法在整个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婚姻法修订的过程,可以探索现阶段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即必须着力培育加快法治化进程的社会基础和物质条件,实现法治理念的与时俱进,坚持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30.
何之慧 《行政与法》2003,3(6):23-24
法治化即法制现代化,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关键是法律观念的现代化。法律观念是立法的基础、司法的前提,是法治化必要的思想和心理条件。但由于我国的传统习惯和社会主义法律发展史的曲折经历,法律至上观念一直较淡薄,势必影响“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制约我国的法治建设。本文从法治化的内涵要求及中国法律观念的历史、现存状况出发,论述了法律工具主义意识对中国“体制型”法治发展的阻碍,并提出法律至上观念的内涵及培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