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93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59篇
各国政治   248篇
工人农民   318篇
世界政治   10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5篇
法律   10570篇
中国共产党   6099篇
中国政治   8162篇
政治理论   1824篇
综合类   294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461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437篇
  2015年   949篇
  2014年   2988篇
  2013年   2497篇
  2012年   2964篇
  2011年   3032篇
  2010年   2634篇
  2009年   2601篇
  2008年   2562篇
  2007年   1949篇
  2006年   1625篇
  2005年   1144篇
  2004年   886篇
  2003年   901篇
  2002年   854篇
  2001年   593篇
  2000年   606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李志雄 《理论探讨》2007,1(3):47-50
亚里士多德的叙事理论是一种建立在古希腊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探讨和以人自身作为研究对象而伸展探究的叙事总结,可分为诗学、伦理学和政治学三个层面上的叙事。就诗学叙事而言,它以协调人自身情感平衡为特色;就伦理叙事而言,它以把握人自身价值尺度为目的;就政治叙事而言,它以维护人自身实践统一为结果。于此,无论是情感还是价值或是实践维度上的活动,都是以人这个主体本身作为对象的一种和谐的自我化解的活动。  相似文献   
992.
消费主义身份建构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德霞 《理论导刊》2007,23(3):52-54
消费主义盛行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把消费当作自身身份建构的重要方式。在消费中,消费主义者寻求自身的自由、平等,并体味自身的价值所在。然而,这种身份构建方式是不合理的,它使人们成为物的奴隶,平等、自由也成为幻影。在当代,要清醒认识消费对于人类的意义所在,同时,要努力抵制消费主义。  相似文献   
993.
高学政 《理论导刊》2007,46(11):15-17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提高国民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9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论是与"实践人本主义"并存的天才创意,"异化劳动"论是"实践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异化劳动"论是马克思由"国民经济学"这一形而下的科学理论提升(不是科学逻辑推导)到形而上的实践人道主义。故它在《手稿》中处于非常特殊的"中介"地位。"劳动异化"论是从经济科学通向人道哲学的"云梯"。"异化劳动"导致私有财产和人的自我异化,那么未来哲学性理想社会就要扬弃异化复归人的理想类本质、理想的脑体劳动和共产主义博爱关系,马克思由此天才地创意出当做人道主义理解的共产主义的哲学性理想或理想性哲学。  相似文献   
995.
李娜 《桂海论丛》2007,23(5):5-8
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和谐人,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和谐社会就是要把符合客观规律同反映人性发展要求结合起来,把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结合起来,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和谐社会的落脚点是培育理性人、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能力人和伦理人相统一的"和谐人".  相似文献   
996.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8,24(4):20-23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能否构建和谐社会取决于矛盾的性质,只有非对抗性矛盾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社会主义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谐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构建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997.
龙井仁 《探索》2008,(2):108-110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其理论意义主要是: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为整合当代中国社会价值体系提供重要线索和理论依据.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和谐工程,也是构筑社会基本道德体系的稳定工程,同时还是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发展工程.  相似文献   
998.
马克思从人的生存需要的自然本性出发,把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生产劳动看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本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现实活动出发去说明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及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把人类社会的历史理解为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调解是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最佳方式。但由于立法滞后,调解在法律制度设计上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构建以法院调解为核心,多种调解与法院调解链接运行的大调解制度,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00.
"合法性"理论巳成为现代政治学最具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之一.任何执政党都存在合法性问题,执政党对政权的经营与维护实质上是执政合法性的生成基础问题.合法性的生成基础是系统的、多元的,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一般包涵执政绩效、意识形态、民主法治、政治人塑造与公民社会培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