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118篇
中国共产党   107篇
中国政治   175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普罗文学与新感觉派,各自都有着鲜明的创作特色和文学观念,他们发生的你死我活的论战更让人容易将其当成两个敌对的派别,但细究两派的起源语境及发展历史,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着从文学史的角度对两派文学作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83.
张雪红 《求索》2012,(6):69-71
上个世纪20年代末期以及30年代初期的时候,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在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领域内写作运用心理分析与意识流的方法,竭力去表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困境,进而写意出一种"奇异的陌生化"的文本效果的流派。可以说,这一流派如此的写作模式,彰显出了鲜明的西方现代主义的色彩。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即是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叶灵凤等,而他们的"流派"亦被称为"新感觉派"。本文即意在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这一大的方面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写作这一小的方面,结合具体的文本来分析论述"新感觉派"小说体现出的鲜明标志性特征,以此来说明中国现代小说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忽视的与异域因素影响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4.
两岸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两岸关系也不断向前推进,虽然经过“太阳花学运”的冲击,两岸关系发展放慢了速度,但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起起落落是常态,并不影响和平发展的大趋势。此外,民进党"台独"路线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民进党内在两岸问题上的分歧日益扩大,有部分政治人物提出调整两岸政策的动议,甚至冻结“台独党纲”,在党内虽有争议而无结果。下一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向什么方向调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5.
86.
佛教部派分裂的初因有结集说和"五事说"两种观点,前者与律有关,后者与教义有关。律当是佛教部派分裂的初因,而教义则是导致其枝末分裂的原因。初次分裂后形成的是大众律系部和上座律系部,而非后来以教义而划分的大众部和上座部。  相似文献   
87.
88.
到长丰县检察院工作快20年了,我始终为自己选择到检察机关工作而自豪。最初,我被分配到长丰县检察院下塘检察室工作。那时候的检察室,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外出办案都是骑自行车。但我不觉得苦,我们公正执法,不放过一个罪犯,不冤枉一个好人,能够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足够了。1996年初夏,我院接到群众举报,称某单位一名会计涉嫌贪污公款。案件线索分到我们检察室后,我和同事骑了  相似文献   
89.
五四前后,除了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各种冒牌的社会主义思潮的质疑之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遇到了东方文化派间接或直接的挑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来看,此种挑战的间接性在于,二者对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有着不同的判断和认识;直接性则在于,东方文化派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适用性,以及依据理论所提出的方案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公开质疑。对于东方文化派的挑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两个方面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一是对东方文化派所主张的理论本身及其非科学性和危害性进行了批判和揭示;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内核"进行了正面的辩护和阐述,有力回击了东方文化派的曲解和攻击。  相似文献   
90.
现代评论派是192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对当时的中国民众运动给予了密切关注.关注的原因:一是出于他们对民众势力和民众运动的重视;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三是出于知识分子自身良知和正义感的驱动.现代评论派一方面对民众运动予以肯定和支持,同时也试图对民众运动的目标和方式等加以引导;在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专制统治下,现代评论派有关民众运动的政治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