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41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236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1.
《刑警与科技》2005,(3B):151-151
“以国门的名义——全国打击走私成果展览”中,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透视眼”等一批高科技打私工具成为展会焦点。这种被称为“透视眼”的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是我国H986工程推出的高科技拳头产品,已广泛应用到安全防范领域。到2004年底,已有100多套产品出口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海关和安全部门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2.
叶慧 《今日浙江》2012,(16):20-21
“收到业务提醒短信才猛然想起,公司海关注册登记证书即将到期,若是过期,进出口业务全都办不了了,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浙江金吉达海通食品有限公司经办人员杨经理说,由于前期工作繁忙,一时疏忽忘记办理,在海关的提醒下,仅用半个小时就顺利办好延期手续。  相似文献   
13.
14.
海关总署党组遵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把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工作重点,创新机制制度,强化监督制约,力求抓紧抓实。几年来,海关系统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呈现良好态势。总署党组把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  相似文献   
15.
薛洁 《电子知识产权》2012,(2):61-67,60
知识产权产品在关境间的输出和输入是引发知识产权国际冲突的重要根源.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政策最直接体现了各国对知识产权国际冲突的立场和协调.ACTA在知识产权执法的法律框架下专门规定了边境措施的章节,从实体到程序对边境执法进行了具体细致的规定.本文将就该协议的边境执法部分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探寻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支持福建“进一步探索在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2009年7月,平潭综合实验区应运而生。2011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全文公布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历史上,凡是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都值得今人永远纪念。而唐廷枢就是其中之一。唐廷枢(1832—1892),号景星,广东香山人。他的一生,虽然只有60岁,但他在天津办理洋务事业和民族企业却有19年,即1873年至1892年。可见,天津是他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域。他在天津参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沽塘耕植畜牧公司等企业,并取得成功。这使他成为洋务派领袖人物李鸿章的得力助手。他为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煤炭业的开发利用,以及为农业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一次年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反腐倡廉的战略方针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根据海关这些年反腐倡廉工作的实践和自己工作的体会,我觉得认真做好以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关信息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海关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取得的效益:海关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从单向应用、系统化应用、全国海关联网应用、跨部门联网综合应用到业务监控分析及决策支持应用共5个阶段;海关信息化基础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海关信息系统适应业务改革需要,便于流程变动和系统整合;海关信息化应用形成以"电子海关"、"电子口岸"和"电子总署"组成的全方位应用格局,通过"电子海关"实现通关作业网络化、物流监控智能化、现场执法规范化,通过"电子口岸"实现海关业务跨部门联网综合治理,通过"电子总署"实现业务管理决策数字化,等等;海关信息化效益明显,增强了海关的把关服务能力,奠定了我国海关的现代海关制度建设基础,提高了海关防范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的有效性,促进了海关业务规范和进出口管理的透明度,提高了通关效率,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支持,为创新口岸大通关机制和海关队伍建设创造了条件;下一步海关信息化建设要构建基于现有体制下的海关大监管体系,以有效监管为目标导向,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环节,以综合监管为基本模式,以形成整体功能为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17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管理办法》已于2008年12月25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署长盛光祖二○○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