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30年1月,在从闽西北向江西进军途中,毛泽东写就了著名的《如梦令·元旦》一词:"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首词是红军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红军文化资源中的精品。词中提到的宁化、清流、归化(1933年改名为"明溪")三县现均为三明市管辖,以下概称为"宁清归"。因此,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以这一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来引导和带动三明一带红军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并在全国红军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蔡丛桦 《检察风云》2014,(23):26-27
近日,随着一审法槌的陆续敲下,这起窝案、串案中有四人被判处六年六个月至十年三个月刑期不等;两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另有一人正在等待判决。  相似文献   
13.
毋庸讳言,在有些领域,买官卖官较为普遍,甚至成为风气和“规则”。盖其原因,是用人决断者早就蜕化变质,长期把持一方,致整个系统生态恶化,甚至异化。怎么办?必须下大力气改善土壤,并且要以超常规的万式进行,因为一盆净水可以容纳一小杯污水,而一盆污水不会因一杯清水而改善,因此,必须引入清流。  相似文献   
14.
在所有的文物古迹中,古代建筑是诠释历史最恰当的物质载体,它不仅仅是凝固的音乐,更是古代民众创造力与艺术的物化总结,是连亘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一座桥梁。“当诗歌与小说都沉默的时候,建筑还在唱歌”。如果说西方的哥特式和巴洛克建筑是一首恢弘的交响乐。那么,我国传统民居中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便是一阕婉约的江南丝竹。幽幽青山,寂寂古厝,夕阳下恬适的豕鸡牛羊,在每一个羁旅游子的乡思梦里,母亲的身影总与这些物象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窦贤 《传承》2009,(7):46-47
有山必有水相伴,有水必有山相随;山是红色岩层高耸的丹霞之峰,水是九曲缠绵宛转之清流。丹峰碧水相映天地间,尤以武夷山为大观也。  相似文献   
16.
陈佳玮 《传承》2009,(21):58-59
在熙熙攘攘的繁华都市里,岔曲犹如一股清流,缓缓行过滚滚尘世,独自在一方小屋中,几杯热茶,一群同好,一弦一歌,自有一番宁静致远的味道。岔曲,演唱时一人站立,手持八角鼓弹击节拍而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监察》2012,(20):12-13
基层之廉,如清流之源,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所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基层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12年4月23日,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再次强调,"我们要认真  相似文献   
18.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4,(3):106-F0004
本刊讯 《京畿枪声》中的侠骨柔情,《南昌夜思》中的真情流露,《江流九曲》中的斗智斗勇,《草原流云》中的不畏艰难,《南粤窘境》中的沉静果敢,无不让人为法官的敬业精神所动容。  相似文献   
19.
一天傍晚,陪友人散步的时候,在不经意间,我发现清流东门桥的左前方山上(原县第一招待所后山),有座天然巨型坐佛,极像传说中的弥勒佛!大佛位于龙津河畔,坐南朝北。大山峰是佛的大脑,左右两座小山峰酷似佛的两条粗壮的胳膊,中间一座小山峰俨然就像是佛挺起的大肚,大山峰下的山  相似文献   
20.
马晓星 《理论导刊》2020,(1):102-107
"循吏"与"清流"的历史之辩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独特现象,也是我国传统政治理性的一种表现形态。这一问题表面上是两种不同官员形象的对比,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政治理性内在张力的外显,是两种不同政治理性观念的博弈。其发生逻辑在于政治理性自身的价值性,在于价值评价的差异性。它的实质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野,其中"循吏"是工具理性的表征,"清流"是对价值理性的彰显。新时代"循吏"与"清流"历史之辩的本质启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需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执政党要实现执政能力与执政道德的统一。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廉政为先、勤政为本、善治为要,进而实现执政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