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金全叹 《检察风云》2011,(22):26-28
管理监狱的人沦为囚犯,被送进监狱,这该是最具戏剧性的人生命运。2011年8月25日,安徽爸除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滁州市清流监狱原党委书记、监狱长张伟民受贿案进行一审宣判,张伟民非法收受他人贿赂105.4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相似文献   
22.
监狱长受贿百万余元 1954年10月10日出生的张伟民,曾担任滁州市琅琊区公安分局局长等职,1996年4月至2009年11月,他在清流监狱任职长达13年,先担任清流监狱下属企业滁州市建筑材料厂党组书记、劳改支队政委,后成为清流监狱党组书记、监狱长。  相似文献   
23.
<正>"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地处沙河、澧河交汇处的漯河市,以水得名,因水而兴。漯河市人大常委会珍视区域水环境资源,通过听取政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措施,精心呵护260万老百姓的"水缸子"、企业的"命根子"、城市的"金边子"。2013年以来,专项启动《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更是吹响了这座城市新一轮护水治污的号角,为生态漯河建设注入了清流。警钟敲响监督即动2013年2月初,春寒料峭,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然而,一份来自河南省环保厅有关2012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的通  相似文献   
24.
清流县城关热闹的水南街上,有一座古老的牌坊站立在那里。这一站,便站了400多年,它默默地见证了这座闽中小城的沧海桑田与日新月异。与周围那些贴着白瓷砖的现代楼房相比,它显得矮小、灰旧,但走近它可以看到,这座由条石青砖砌成、顶部砖雕细刻如意斗拱的牌坊,依然留有昔日的高贵与荣光。  相似文献   
25.
丹心引清流     
吴婷 《人民政坛》2009,(4):39-39
牛年新春,在连江县马鼻镇浮曦村的一座三层楼房里,村民许旺清摆开茶具,与同村伙伴们围坐聊天。把玩着手里的茶杯,老许满脸洋溢着幸福。此前,饮茶对于浮曦村民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奢侈。  相似文献   
26.
《政协天地》2010,(4):35-35
2009年初,中共清流县委常委会在专题研究县政协工作会议上,要求政协发挥人人献策,每位委员每年至少要写一篇调研性文章,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9月,庆祝县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县委书记纪熙全表示,对县委的工作,什么意见都可提,只要有利于清流发展,县委、县政府都会认真采纳。  相似文献   
27.
清流涤官     
舒炜 《廉政瞭望》2013,(7):18-21
"水能兴邦,邦能兴水。水运系乎国运,国运系乎水运。"辞赋大家何开四认为,自李冰之后,治水清流这条暗线,贯穿了一部古代四川清官的编年史。谁是四川历史上的第一个清官?算来算去,川主李冰似乎可以够得上。治水、煮盐,颇有政声,不过史书中并未有他个人品行清廉的记载,李冰似乎更偏向史书上所描绘的循吏。清官的概念本是儒家思想的产物,直到战国时期,四川这块地方才和中原文化开始接触。这里本身自然条件好,很适合农作物生长,这在农业社会无疑是巨大的优势。有人  相似文献   
28.
近日,笔者来到来安县来河、清流河圩堤上,只见圩堤标准段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前的一些险工险段得到了维修加固。附近百姓高兴地说:“圩堤加固后,再到汛期我们就不用发愁了,农业丰收有保障了。”  相似文献   
29.
张薇 《廉政瞭望》2014,(16):64-64
从贫民窟里木匠的儿子到印尼国家总统,佐科威的经历是一个“印尼梦”。也许,佐科威当选总统的最大意义,在于给这个尚在民主政治中摸索的国家带来希望,但他却难成为真正的“救世主”。  相似文献   
30.
杨实生 《求索》2010,(11):250-252
光绪初年的"四谏"是清流中的佼佼者,赵尔巽抓住"四谏"都出身翰林这一特点,在《清史稿》中称他们为"翰林四谏",显然附会了清末民初时期对清流热捧的现象,难避杜撰之嫌。其实"四谏"并非因为出身翰林而出名,而是因为他们都是作为清流中负气敢谏的人物而名噪一时,所以"四谏"实际上是指"清流四谏",只是慑于历史上把"清流"与党祸联系在一起,才不敢轻易使用这一字眼。"四谏"是指哪四个人?说法不一,陈宝琛和《涧于集》后序中的说法最为可信,他们提出张佩纶、宝廷、黄体芳和何金寿为"四谏"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