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64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1篇
法律   410篇
中国共产党   685篇
中国政治   1102篇
政治理论   409篇
综合类   53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向丽 《长江论坛》2015,(3):71-76
近几十年来,武陵民族地区依托资源与环境优势,逐步发展起了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旅游业、加工制造业,传统产业实现了现代转型。产业转型是文化变迁的基础和动力,转型过程中,农民和农村社会均发生巨大变化。本文从劳动、消费、闲暇、交往四个方面揭示了武陵民族地区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92.
"头顶娘娘山,脚踏六车河。谁能识得破,银子用马驮……"在贵州六盘水娘娘山,歌谣中所传颂的富足,如今已成为现实。娘娘山,号称"华南第一高原湿地",湿地附近有两座村庄。过去,两个村子闭塞落后,靠砍树、烧山、狩猎、采海花等传统耕作的方式谋生,穷得叮当响;现在,他们靠乡村旅游、创业、入股分红,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相似文献   
93.
94.
濒临海洋的山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而港口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明清时期山东沿海区域的港口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这一变迁过程显示山东经济的发展不仅加强了区域内的贸易往来,而且沟通了与沿海各地乃至世界市场的联系,改变了过去传统、封闭的小农型经济结构,开始逐渐融入工业化、近代化的世界经济体系,同世界市场密切联系,进而大大加快了山东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地方立法工作。回顾新疆地方立法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步探索、发展与完善三个阶段。新疆地方立法在坚持党的领导下,承担着实施国家法律和创制地方法规的双重功能,实现了实际需要与现实可能的有机统一,及时破解了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长治久安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6.
97.
近代以来中国志愿服务的变迁,可以分为近现代和当代两个历史阶段,且能始终紧扣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在多重动力的综合作用下,沿着先"民间",后"官方",再"官方为主、民间为辅"的社会服务事业的变迁轨迹,呈现出断裂与延续并存的变迁景象。可以预测,随着中国社会逐渐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志愿服务将会成为由政府、民间协同推进的一项专业化、职业化和时代化的社会福利活动。  相似文献   
98.
在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根治腐败顽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活力,是推进、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文章以近年来腐败案件和相关数据为支撑,运用诺思等人提出的社会秩序变迁理论框架考察了我国腐败的特征和廉政建设的具体路径。从社会秩序变迁的制度性理论范畴审视廉政建设的秩序逻辑,并结合中国的本土情况加以修正,以期为廉政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99.
道日娜 《学理论》2015,(8):76-77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发展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富含深刻的精神元素,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分析蒙古族发展中的饮食、住房与交通、婚丧嫁娶等几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得出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变迁嫁娶对当代的启示如下: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0.
《行政论坛》2015,(4):27-32
在中西方学者的文献中,关于制度变迁与医疗服务组织间关系的研究一般基于"制度结构"与"制度过程"的二元划分。前者聚焦于制度的规制性要素,重视制度设计和结构对组织的外部影响,更强调结果评估和工具性考量,这种研究取向广泛地体现于早期和主流的文献中;后者将视野转向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的制度要素,不只是将制度当成外生变量,也将其视作一种内生性过程,对组织的行动、组织间的互动和相依关系、行动者对制度的影响等实施了更多的观照,这类研究虽在中国学者的文献中并不多见,但20世纪后期以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总的来说,两类研究的转变既与学者们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旨趣有关,也与各国医疗服务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变迁深刻相连,并顺应了组织理论研究从理性系统范式迈向自然系统、开放系统范式的趋势。对于中国的研究者而言,需甄别西方式的分析工具,从本土的经验出发,深入考察医疗服务组织的实践,进而寻求一种适当的解释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