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13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345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聚众斗殴罪系从流氓罪分解而来,司法实践中对该罪的主体认定、聚众与持械的含义,以及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等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值得重视,也值得探讨。在聚众斗殴罪的司法认定中,单方具有斗殴故意并实施互殴、单方聚众行为、临时起意、致无辜者伤亡及其他参加者的认定等问题较为复杂,需研究。在聚众斗殴案件的程序适用上,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被害人标准的认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赔偿责任人的范围和身份竞合时的赔偿责任原则及在逃同案犯另案处理与原审判决、裁定的衔接。  相似文献   
72.
家住河南登封市中岳街道办事处的农民张爱民,一直被高利贷追债,遂起意抢劫。他发现富翁马某经常开着豪车,去吴友新所开的洗车行洗车,而马某的家就住在吴友新洗车行附近,便找到吴友新,密谋绑架马某9岁的儿子,但还需要一人负责看管人质。吴友新找到了好友侯立三,侯爽快地答应了。2010年12月30日早上,张爱民驾车与吴友新、侯立三一起来到马某所在的家属院楼下埋伏。10分钟后,马某9岁的儿子一人下楼来,吴友新将孩子强行拽进车内,拉到市郊一个僻静的山洞里。张爱民和吴友新吩咐侯立三负责看管孩子,他  相似文献   
73.
"共犯的本质"就是指关于共犯何以"共同"的问题,也就是什么要素"共同"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的问题,由此产生了"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的理论分歧。但总所周知的是,这两种学说都有各自的漏洞,因此,目前在理论界公认为比较合理的学说主要有两种修正学说,即部分犯罪共同说与构成要件的行为共同说。  相似文献   
74.
于志刚 《法学》2012,(6):12-18
发生在中国足坛的"申思案件"揭示了商业贿赂犯罪中介绍贿赂行为的猖獗。对于本案不宜贸然按照受贿罪的共同犯罪予以处罚,而应当在查明犯罪事实的基础上明确所谓的"共同行为"是否是贿赂犯罪的共同行为。同理,对于一些"分别拿钱、共同办事"型的贿赂犯罪,也不宜一律按照受贿罪的共同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5.
王小青 《行政与法》2009,(4):125-126
片面共犯虽无统一的认识,但考察我国刑法分则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还是承认应以共同犯罪加以处罚的.  相似文献   
76.
本文结合办理开设赌场罪审查起诉案件的司法实践,就开设赌场罪的司法认定、此罪与彼罪的区分、共犯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7.
转方式是老话题,一个"老"字,凸显转变之难。对有的企业来说,转方式意味着人力成本上升、环保支出增加,这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对政府而言,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污染企业,同时要兼顾稳步增长;产业升级腾笼换鸟、脱胎换骨,必须统筹促进就业。转型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重大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屡屡发生。据统计,2005年至2010年6月,非法集资类案件超过1万起,涉案金额1000多亿元,每年大约以2000起、集资额200亿元的规模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79.
身份因素在共同犯罪的法律规定中前后存在矛盾,判断标准不一,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有较大的分歧,存在违反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嫌疑;共同犯罪中"共同"的标准亦即共同犯罪的本质是犯罪共同说是妥当的,但"共同"之程度还有待刑法解释的进一步完善;大陆法系中所称之身份犯排除犯罪支配理论,而改用义务犯理论,无身份者不能成为有身份者之正犯,却可以成为有身份者之共犯;认定身份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依然不能脱离共同犯罪的本质,义务是确定身份犯在共同犯罪中所处地位之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80.
本文通过司法实践中的两个判例,引出共犯脱离的问题,并对共犯脱离的发生阶段、体系地位、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关系、共犯脱离的判断基准以及脱离者的责任认定进行了论述。共犯脱离是共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态,应与共犯中止区别开来,在我国刑法中应赋予其独立的体系地位。只要存在共犯关系,就有共犯关系脱离的空间,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既遂之前的状态。关于脱离者的责任,其对后续行为和结果自然不需负责,只针对脱离前的行为单独评价,就不同的阶段,负担不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