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9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38篇
各国政治   115篇
工人农民   67篇
世界政治   3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4篇
法律   4065篇
中国共产党   1406篇
中国政治   2688篇
政治理论   981篇
综合类   2325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1016篇
  2013年   808篇
  2012年   923篇
  2011年   889篇
  2010年   873篇
  2009年   856篇
  2008年   941篇
  2007年   778篇
  2006年   585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在讨论第三人侵害债权时,由于债权相对性的存在,使得学界对于如何调和债权的不可侵性与债权相对性之间的矛盾深感为难。本文从债权相对性与侵权法的各自功能角度出发,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认为二者并不构成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992.
只有承认了物权行为的有因性,善意取得制度才有存在的必要。在合同法债权规则体系内,受让人的利益未能得到有效保护,物权法则通过善意取得制度这一物权规则弥补了债权规则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3.
国内外学者对于“未成年证人保护”这一课题的研究多限于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中大都关注未成人证人的作证能力问题,本文从社会心理学中“心理应激”概念是其危害性入手,借鉴各学者对刑事诉讼中未成年证人保护的研究成果,探索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的心理性应激源以及消除未成年人心理性应激源的措施,文章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盲目的追求事实真相而忽略未成年人证人权益保护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一切未成年人的评价证言只能通过当事人申请由法院来调取,除未成年证人和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外,未成年人可以无理由不出庭,对未成年证人的语言采取特殊的质证程序,涉及未成评价的案件在媒体宣传,,文书制作上也应采取特殊方式,以既保证案件准确及时的审理,又保证未成年证人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994.
盛应文 《学理论》2010,(17):104-105
在对道器关系的阐述中,明道不同于宋儒先前的表述,而有了向内的转向。这种向内的理会又要与佛家的性命精微之说有所区分,即融超越于现世,不废儒家惯有的现实关怀和修齐治平的社会担当,从而在这种内外兼顾的理会中达到理想与现实的某种平衡。  相似文献   
995.
张国庆 《小康》2010,(5):124-124
高盛的失信表现,给很多企业领导者敲响了警钟:企业内部信任关系的建立,以及由此产生的连锁性的人际信任和社会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96.
郑风田 《学习月刊》2010,(11):24-25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现象,其中以下十个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7.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实现直接民主的基本制度,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然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干预村民自治事务引起的权力冲突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通过对河北省一些农村自治情况的调查,本文认为,应当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完善确保村民实现自治的保障机制。相比其他制度保障,司法保障更具有权威性。因此,将基层政府违法干预村民自治权的行为纳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不仅具有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更具有公平性。  相似文献   
998.
矫正项目:教育改造的一种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勇 《中国司法》2010,(4):25-29
矫正项目是监狱系统专门用来实现罪犯某个具体矫正目标的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可操作性的干预措施或课程,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多学科性、规范性、整合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在罪犯教育改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矫正项目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一种新型手段或和有效载体,是创新教育改造值得重视和借鉴应用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99.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语言并不像以往语言学家宣称的那样是一种单纯的传播媒介,而更可能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所以,如何利用介入资源协调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对树立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00.
恢复性司法作为一种与传统刑事司法制度完全不同的新型的理念与运作模式,正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思考,并且在许多国家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尝试。合理引入恢复性司法制度,确定恢复性司法理念,对于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尚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恢复性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本专题着重对恢复性司法的理论问题及在我国的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