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425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71.
东莞地区外来工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heng JD  Chen YC  Zeng JL 《法医学杂志》2002,18(3):135-136
目的研究东莞地区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MD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东莞市公安局1990~2001年的法医学检案中遴选的284例SMDS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分析SMDS猝死者的籍贯、年龄、性别、死亡季节的分布及死亡经过、尸检所见的特征。结论此项研究为下一步进行SMDS的流行病学研究积累了初步资料。  相似文献   
472.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窦房结肽能神经支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g JD  Chen YC  Hu BJ 《法医学杂志》2002,18(2):70-70,73
目的研究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MDS)窦房结肽能神经的分布及其比例关系,探讨SMDS的猝死机制。方法采用LSAB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12例非心性死亡者及6例SMDS窦房结进行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免疫组化染色并作定量分析。结果SMDS组与非心性死亡组相比,窦房结NPY、VIP免疫阳性物含量及VIP/NPY两者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MDS的猝死机制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73.
目的总结不明原因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及法医病理检验特点,为探明其死因提供依据和线索。方法回顾分析发生于云南省的81例不明原因猝死案例的年龄、性别、死亡时状态等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解剖检验和组织学检验结果。结果 81例不明原因猝死中7例为聚集性不明原因猝死,74例为散发性不明原因猝死。聚集性不明原因猝死发生具有时间、空间和家庭聚集性,死亡时清醒状态较多。散发性不明原因猝死以男性较多见,死亡时以睡眠状态居多。聚集性不明原因猝死病理改变以心肌炎为主,同一家庭内死亡案例间病变可互不相同。散发性不明原因猝死常见的心脏病变依次为心肌脂肪浸润、心肌间质水肿、心肌纤维断裂等非特异性病变和心肌间质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聚集性不明原因猝死符合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的特征,其病因可能与季节、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散发性不明原因猝死大多数具有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特征。  相似文献   
474.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临床经过某男,47岁,因"腹痛1小时"在某日21时30分到某卫生院就诊,查体:T 36.5℃,R 18次/分,P 80次/分,BP 128/82mmHg,剑突下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诊断为腹痛查因:胃炎?给予妥布霉素和654-Ⅱ肌注,头孢拉定、吗丁啉、法莫替丁以及胃乃安口服,肌注后患者自行离开。当晚22时28  相似文献   
475.
目的探讨冠心病猝死(SCD)组和对照组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和脂质核心百分比的差异。方法随机挑选病例及心脏标本共64例,分为SCD组和对照组。在冠脉粥样硬化最严重的部位取材,制片,并行HE染色,显微镜观察冠脉的病理变化和斑块的组成,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冠脉斑块纤维帽厚度和脂质核心与整个斑块的百分比进行定量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SCD组中,冠脉粥样硬化病变Ⅳ级21例,Ⅲ级15例,对照组中冠脉粥样硬化病变Ⅳ级12例,Ⅲ级16例,两组在病变的严重程度上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的厚度和脂质核心百分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CD组与对照组在冠脉粥样斑块的纤维帽厚度和脂质核心百分比大小等两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对SCD的病理诊断和法医学鉴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6.
刘某,男,现年70岁,退休军人,初中文化,生前身体健康,性格内向,爱好书法,两年前体检时发现患有高血压,15年前因家庭矛盾与妻子离婚后独居一处,平时白天到女儿及前妻处吃饭,晚上回家。某日刘某到女儿家吃过晚饭后回家,第二天家人没有见到他,晚上打电话到家中没人接,第三天晚上家人到其住处时发现刘某已死于自家床上,即报案。现场及尸体检验情况:尸体呈右侧卧位卧于床上,营养中等,发育正常,尸体轻度腐败,面部紫绀,双瞳孔等大圆,直径0.5cm,睑结膜淤血明显。尸体腰部以下盖有一床毛毯,胸部下压有一棉枕头,右手自…  相似文献   
477.
74例妇产科医疗纠纷尸检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妇产科医疗纠纷的特点和原因 ,为有关部门调处妇产科医疗纠纷和制订有关法规条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本教研室 1 95 5~ 1 996年 4 2年间受理的法医病理学尸检资料中挑选在妇产科发生的与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例 ,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74例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占同期全部医疗纠纷检案的首位 (2 3 4 %) ,其中男 31例、女 4 3例 ;年龄自新生儿到 4 8岁 ,多见于出生后 1 1天以内的新生儿(5 9 5 %)和 2 2~ 4 2岁的中青年育龄妇女 (39 2 %) ;医疗事故 1 4例 (1 8 9%) ,非医疗事故 6 0例(81 1 %) ;非医疗事故中猝死有 5 0例。结论 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很常见 ,多与妊娠和分娩有关 ;非医疗事故显著多于医疗事故 (4 3∶1 ) ;不同类型的新生儿肺炎和羊水栓塞症所致的猝死是妇产科非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医疗事故则主要与妇产科手术操作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478.
目的 应用靶向心脏冠状动脉死后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PMCTA)方法 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诊断,探索其对冠心病猝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鉴定实践中的6例死亡案例,用5F猪尾型导管经股动脉入路高压注射对比剂碘海醇,获取冠状动脉影像学数据并处理分析,将冠状动脉靶向显影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常规尸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尸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验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例在靶向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中均得到相似的结果 ,诊断吻合率达83.3%。靶向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方法 可以有效显示心脏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常规尸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 具有一致性。结论 靶向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冠心病猝死案件中可以作为常规尸体检验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79.
由心脏疾患引起的猝死在法医尸体检验中所占的比例不小。但是,由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而引起的猝死却并不多见。笔者就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例因轻微外伤而引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进而引起猝死的案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死者阿××,女,维吾尔族,53岁,小学文化程度,系临时工。1999年7月8日与儿子发  相似文献   
480.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张某,女,19岁,某日21:00左右被其母亲发现倒在卧室床上,呼之不应,“120”到达后,确认已临床死亡。家属称其生前身体状况良好。1.2尸体检验于死后72 h行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尸长169.0 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双手指甲床发绀。尸体解剖: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喉头水肿,气管黏膜充血,气管腔内见一条长3.5 cm的血性痰栓。双肺体积稍膨隆;左肺质量439.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