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当事人     
《南风窗》2009,(10)
涉黄光裕案陈绍基免职调查4月16日,据中组部有关负责人证实,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因严重违纪,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按程序办理。人民网报道称,陈绍基被调查,系因黄光裕案、郑少东案牵出其巨额资产来源不明问题,且其家属被查出收取受贿资金。今年63岁的陈绍基系广东中山人,  相似文献   
82.
公元736年,唐朝大诗人王维奉命到河西走廊巡防军务,途径沙坡头,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成了描写大漠与黄河空灵寂寥、飘逸隽永意境的极致。千年之后  相似文献   
83.
游九华山     
一朋友说“: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那可真正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啊!”山越来越绿,一大片一大片地向车子扑过来,又一大片一大片地闪过去。大约两小时后,车子停在绿山环抱的一个极秀丽、极干净的村镇,湿润而又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  相似文献   
84.
傅宁军 《台声》2000,(2):31-33
在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笔端,大自然的风光是有灵性的,充满着诗情画意。她曾写道:“我要的是一种似曾相识的山水──不管是在王维的诗里初识的,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里遇到过的,石涛的水墨画里咀嚼而成了病的,或在魂里梦里点点滴滴一石一木蕴积而有了情的。”不过,张晓凤眼中的人世间,也是一道可以与山水相媲美的风景线。她热爱自然,更热爱人生,写下了一篇篇享誉海峡两岸的美丽文章。她是台湾文坛上一个风格独特的饺伎者,文笔娟秀,想像丰富,在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领域无一不有自己的建树,获得过几乎所有的台湾各类文艺奖…  相似文献   
85.
金鑫 《传承》2009,(9):54-55
一年腊月,正在伏案用功的秀才裴迪忽然收到了一封山中来信,信中他的好朋友邀约他来年春天一起游览山中美景。来信这样写道:"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  相似文献   
86.
王维中晚年诗作当中多描写闲逸、恬适的静境,他借用动态、音籁、设色去从反面衬托“静”,创造了独特的优美感。在好“静”这一审美心理之后隐藏着的是乐群天性和匡世济民的功业情志,是大自然与人的蓬勃生机和不曾泯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7.
于俊利 《求索》2008,(11):176-178
在中国诗史上,晋宋山水诗之鼻祖谢灵运与盛唐山水大师王维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备受学界关注。谢灵运的山水诗掺杂着玄言名理,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生活背景和际遇特征,他重于自然写实,企图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观照来获得对宇宙本体的证悟。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往往形中求意,物趣中求天趣,他通过虚实转换的艺术手法,把自然界中最优美、最动人的画面,用精致疏淡的手法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使艺术表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本文试图从诗学的视角,梳理王维对谢灵运诗学的传承关系,探讨了诗美特征形成的思想文化背景,试着勾画出自晋宋至盛唐山水诗风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88.
李明  袁海霞 《理论月刊》2004,(4):129-130
王维 诗歌 的 发展 有一 个 明显 的内 隐 过程 ,由 早期 的张 扬 到 后 期的 内 敛 ,这 一 切 乃 是社 会 生 活 的折 射 ,同时 也 是受 大众 文 化影 响的 结 果。 王维 的 诗歌 就像 一 个隐 喻系 统 ,及时 地 向读 者传 达 了大 众文 化 对他 的影 响 。  相似文献   
89.
唐朝诗人王维前后期诗歌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前期诗风雄放豪迈呈阳刚之气;后期诗风空明宁静富阴柔之美。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原因在于其所处社会时代的影响和其个人思想心态的浸润,对此我们不妨进行一番认真地体味和思索。  相似文献   
90.
塞上江南碧云天,水波荡漾黄沙间。这里是唐代诗人韦蟾笔下的“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是诗人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意写照,更是一片诞生“不到长城非好汉”名篇的红色热土。巍巍贺兰山,绵延黄河水,造就了一个神奇的宁夏,大漠的豪迈、江南的细腻都蕴藏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