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疫·情     
一场疫病里,人间百态,世事关情。本期杂志,《新民周刊》全体采编倾力出击,既主动联系相关"线人", 同时,也面向全国征集新冠肺炎采访对象和故事。在当下这个非同寻常的时刻,我们希望通过口述实录的形式,传递"现场感""接近感", 希望用朴实无华的叙述,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记录"一同经历"的休戚与共。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今日浙江》杂志社拟举办"身边的改革"新闻摄影征稿活动。一、征稿要求突出全省视野、地方特色,通过新闻摄影作品,宣传报道各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和时代精神。新闻照片要求见人见事、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内涵深刻、时效性和现场感强。二、征稿须知■每位作者投稿数量不限。鼓励选送组照,组照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新闻故事链,每组不超过10张。  相似文献   
13.
摄影作品的现场感,是摄影美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摄影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在艺术审美领域,岂止摄影美有求于现场感?来自生活、反映生活的一切文艺作品,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到环境的处理,都应洋溢浓烈的生活气息。这种使欣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就是作家、艺术家、摄影家等创造的文学、艺术形象的“现场感”。用现代化工具直接在现实生活中纪实的摄影术,获取现场感似乎不成问题;但是,若要成功地选择纪实性的典型,展现摄影美独特的现场美感,则需要解决一系列难题。摄影美的现场感既有赖于技术技巧,更仰仗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灵活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点表现都是课程资源。如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抓住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教学细节,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现场意识与课堂教学的现场感呢?  相似文献   
15.
《党代会现场:99个历史深处的细节》李颖著党建读物出版社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发展历程中标志性的事件。该书用流畅生动的笔法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探寻许多重大决策出台或重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同时力求突出现场感,使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中,从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全面感知一个政党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6.
广闻博览     
《党代会现场:99个历史深处的细节》作者:李颖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发展历程中标志性的事件,每一次党代会都曾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走向。本书用流畅生动的笔法讲述了中共高层和早期党史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探寻许多重大决策出台或突发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同时力求突出现场感,使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中,对整个党代会有比较全面的感知。全书设计了99个相对独立又紧密勾连的问题,从中国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中真实反映了一个政党的成长历程。书中许多史料和图片都是第一次与公众见面,在历史现场考究细节。  相似文献   
17.
<正>郑一省教授主编的《传承与交融—多维视野下的海外华人与中国侨乡关系研究》一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10月出版。全书分为四部分,56万余字。首先,该书的内容涉及政治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学、教育学等众多的学科领域,在问题的探讨上展现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特点,由此构成了该书内容的综合性与丰富  相似文献   
18.
雷雷 《中国减灾》2012,(3X):59-60
<正>从北半球跑到南半球,一晃半年过去了。但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查看天气预报一直是我每天的功课。天气预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出行,要不要带伞,要不要穿厚点,要不要涂防晒霜……对我来说,只要不是极其恶劣的天气,淋淋雨,挨挨冻,晒晒太阳,没什么大不了。在我生活经验里,不管在老家、北京,还是在悉尼,遇到极其糟糕天气的时候基本没有。但天气预报已经渗透到我  相似文献   
19.
李默 《南风窗》2013,(2):96-96
青年学者石勇的作品《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曾高踞各大畅销榜单,很快我们手中有了续集。坊间自助书数不胜数,但是,这可能是中国第一本由资深新闻人写就的面对当下国人种种心理处境的读物。作者的职业使他获得比哲学家更有力的"现场感",而他的哲学素养为读者提供了心理医生未能提供的人生思考。笔者以为,由知识分子写出的心理读本,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20.
张懿 《学理论》2010,(10):135-136
电视新闻采访在关注现实的同时,应关注能够影响采访深度的一类艺术因素。此类因素主要包括采访的纪实性、现场和现场感、采访叙述的故事化以及超越现实的创新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