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5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88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1篇
法律   3182篇
中国共产党   733篇
中国政治   1921篇
政治理论   382篇
综合类   108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637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一、应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指导关系  村委会组织法规定 :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 ,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这一规定 ,不仅明确了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指导关系 ,也明确了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工作指导内容和范围。法律之所以会作出这一规定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行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对村民委员会组织定性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所谓农村基层群众自治 ,就是广大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就是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既然宪法…  相似文献   
99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一定社会机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利益相系、各得其所、和衷共济、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状态。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法律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追求和谐社会秩序、倡导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有效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当看到,我国目前法律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993.
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如何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武  陈晓洁 《团结》2007,(3):32-34
以维护竞争、促进竞争为己任的反垄断法是现代经济法的核心,在美国被称为“自由企业大宪章”,在德国被称为“经济宪法”。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反垄  相似文献   
994.
去年,中共中央向社会公布《修改宪法建议》(征求意见稿)之后,引起法律界内外的极大关注。经过全民讨论,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将《建议》(草案)提交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常委们一致决定将常委会通过的以《建议》为基础的《宪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3月14日,《宪法修正案》(草案)经过代表的认真审议,获得高票通过,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年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中的律师,出于法律人的职业本性,将参政议政的热忱化为积极参与修宪的实际行动,无论大会、小会,他们都认真发言,不仅对这次修宪给予了高度评价,从法理上阐明修宪的必要性,还对如何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本刊选择部分发表,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坚定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拳拳之心。(文中标题均为编者所加)——编者  相似文献   
995.
在去年遭遇非典之后,紧急状态在今年两会上又被写入宪法并列入立法计划,引起了各方的重视。紧急状态立法,目前被分为五个层次七个部分。  相似文献   
996.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提出,现行宪法的第十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我国首次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国家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这就从国家的根本大法上确立社会保障制度在整个经济与社会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国家明确承担起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的责任和义务。这  相似文献   
997.
《公民导刊》2004,(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等各项组织法,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选出了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员,完成了它所担负的各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已经圆满闭幕了。  相似文献   
998.
戴涛  陆永胜 《法律科学》2004,22(2):12-16
思想自由权在我国宪法中未被规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与国际公约和各国立宪潮流不符 ,事实上 ,思想自由权载入我国宪法完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应当以思想自由权入宪构想为契机 ,顺应“中国走向宪政之路”的美好愿望 ,建立起中国的思想自由权宪政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999.
《宪法修正案》中涉及对土地征用制度的修改,引入“给予补偿”的法定原则,对于加大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力度,促进征地补偿制度改革,其意义重大而深远。我国的征地制度为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日益明显。作为一种宪法性的行政行为,土地征用必须遵循法定的原则。在征地补偿原则上应由“适当补偿”转为“合理补偿”;从立法上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控制征地规模;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尊重农民土地权利和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000.
当前,我国证人出庭率低是影响刑事庭审方式改革的关键性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刑事证人不出庭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并没有摆脱对策式法学的藩篱。本文主要是从研究证人作证的各种对策入手,通过反思、层层质疑的方式,透彻地剖析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深层原因。同时指出对于证人作证制度,不仅应当从发现事实真实的关注转向对程序正义的追寻,而且需要从被告人的权利保护即宪法的高度进行认识。为了真正解决中国的证人作证问题,笔者还着重分析证人作证与刑事诉讼制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建立证人作证制度应当具备的各种基础性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