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2篇
法律   437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2010年“两个证据规定”确立的瑕疵证据理论是证据法学界的大事件,对我国刑事证据法理论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瑕疵证据”的地位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其“补正或合理解释”的治愈规则也备受争议.就实质而言,所谓瑕疵证据应是一种证据取得禁止规则,它规范着相关国家机关的行为,其与非法证据产生重大分野,取证行为瑕疵的出现并不当然导致证据的排除,瑕疵证据可以通过相关治愈规则恢复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562.
瑕疵证据进行补正不仅是为了满足厘清案件事实与保障基本诉权的现实需要,也是稳定社会秩序与实现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欲有效降低瑕疵发生之频率,需规制侦查取证之流程与拓宽监督取证之形式。不仅如此,立法还需发力,一方面可将被追诉者对瑕疵的明示同意增设为治愈瑕疵的路径之一,另一方面应当明确救治瑕疵之程序。为提高侦查人员救治瑕疵的积极性,不妨赋予法官一项处罚建议权。  相似文献   
563.
公安侦查程序中的瑕疵笔录证据属于主体真实的证据,与合法证据、非法证据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区别。作为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种"中国式"创新——瑕疵证据可补正的排除规则,附条件的承认公安侦查程序中的轻微程序违法证据的证据能力。在刑事诉讼理论日益完善,警力资源严重匮乏背景下,系统分析公安侦查机关侦查程序中的瑕疵笔录证据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并提出具有现实操作性的建议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564.
本文通过对艺术品拍卖瑕疵担保免责制度的分析,指出该规定对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完善瑕疵担保责任的立法建议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65.
红树 《法律与生活》2016,(18):26-27
因标点符号占格首次起诉出版单位 2016年6月14日下午2点,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号法庭.郑州语文教师彭帮怀与国家教育部的两位官员坐在了一起.数月前,因为江苏凤凰教育出版集团(以下简称凤凰教育)出版的2015年小学语文1~6年级12本教材中的368处瑕疵和一项产品缺陷,彭帮怀将凤凰教育和教育部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决教育部就他所告相关问题的信息给予公开.  相似文献   
566.
567.
张栋 《中国公证》2012,(6):47-48
一提到公证这个词,大家无不感到认真和严肃.甚至会有人觉得公证“死板”和“冷漠”。的确.公证的法律法则和规章制度既教条又严格.然而正是这些密不透风.如铜墙铁壁一般的规则抵挡着我们社会生活中任何形式和意义上的漏洞、缺点和瑕疵。公证。或许听上去离我们有点远.但是其所覆盖的领域无处不在,而且是不知不觉中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568.
最高人民法院从司法审查引发出对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探索,虽没有使用“自始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和“无效”等概念,却在民事诉讼领域形成了有关基础行为的构成要件,在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中形成了重大明显瑕疵的类型化和明显性判断标准,并形成了排除具有重大明显瑕疵行政行为公定力、相对人拘束力和司法强制执行力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雏形,为我国今后立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从最高人民法院的探索轨迹及其重大明显瑕疵的类型化,可以发现无效行政行为规则的鲜明中国特色,司法的制度生成意义和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569.
570.
公司设立无效制度在国外已成为比较成熟的立法例 ,在我国却几近空白。而实践中 ,由于公司设立瑕疵带来的难以找到明确法律依据的问题却并不少见 ,这阻碍了市场经济的良好运作与发展 ,尤其我国加入 WTO后 ,面对巨大发展机遇 ,完善我国法律体系更迫在眉睫。因此 ,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公司设立无效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