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8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5篇
各国政治   76篇
工人农民   71篇
世界政治   2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88篇
法律   1355篇
中国共产党   5223篇
中国政治   7095篇
政治理论   1565篇
综合类   216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430篇
  2020年   526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515篇
  2015年   958篇
  2014年   2370篇
  2013年   2250篇
  2012年   1555篇
  2011年   1396篇
  2010年   1396篇
  2009年   1259篇
  2008年   1360篇
  2007年   645篇
  2006年   526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在西藏牧区长期的生活中,人们形成了特有的水文化。扎西乡水文化体现出两大价值,并受到潮流化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影响。对扎西乡水文化的风险化解与对水文化的引导具有可行性,要重视引导的三大要义。在实践纬度上,应着重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全局中多维度考虑风险化解之途以及对地方性生态文化的引导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222.
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生态与党建生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只能深度融入与促进。通过对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生态与国有企业党建生态进行概念厘定,将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治理生态与党建生态有机融合起来,着力探索"以党建统治理"为内核的共融共促的生态关系。"以党建统治理"的内核对于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生态与党建生态共融共促提出了坚持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组织统领与服务相结合、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落实党建工作精细化融入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23.
保护耕地资源、维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对于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粮食安全的内涵出发,提出了集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为一体的耕地资源价值概念以及耕地生态赤字区和盈余区。以河南省为例,通过构建耕地资源价值动态核算方法,定量分析了区域均衡和国家层面两个角度下的耕地资源价值。在依据福利经济学理论设计了耕地生态补偿标准模型,得出河南省耕地资源的生态补偿标准的基础上,设计出中央统筹的区域补偿体系、补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和耕地生态补偿动态监督体系,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实现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24.
生态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多元化社会主体的利益,这使得生态治理无法单纯地依靠市场或者政府,而需要寻求多元主体的协同。对湖北省长江流域生态治理案例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发现了: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趋向多元化;多元治理主体间开始互动融合;政府在生态治理中作为核心行动者并发挥主导作用,企业、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虽然开始参与到生态治理中但发挥作用不明显;多元主体间的合作融合程度决定了生态治理的整体效能。为破除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困境,需要建立生态治理的专业化机构以更科学的方法协同好政府内部的治理行动,建立市场化的生态治理机制进而协同好政府与企业的治理步伐,建立公众参与制度以协同好公众、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生态治理行为。  相似文献   
225.
《新东方》2018,(1)
中国道路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不是封闭僵化的道路,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希望之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过程中,为中国道路嵌入了生态维度。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契合与会通具有历史必然性、现实紧迫性与价值诉求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实现社会文明的转型升级;化解现代化发展与生态非此即彼的困境、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与智慧;促进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26.
《观察与思考》2018,(2):43-4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文化兴盛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标志。走进“新时代”的国家实力较量,其高端形式是文化与文明的较量;文化建设的品质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改革发展向前推进,既需要文明自觉的不断反省,更需要文化自信的精神引领。新时代的中国亟需通过制度正义、体制调整与实践创新等充实中华文化的实力和提升中华文明的水准,以构建新的社会平衡并培育更加良性的发展机制与文化生态。整合全社会的精神资源,凝聚人心并团结民众,推动一个强有力的、具有最大程度文化认同与文明共识的中华民族的真正形成,这是“中国梦”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兴盛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27.
新加坡生态问责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从一开始就十分强调通过立法手段和公众参与来保护生态环境。目前生态问责制已经成为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制度保障。新加坡生态问责体系主要有议会问责、法制问责、行政机关内部问责、反对党问责、公众问责、非政府环保组织问责等具体内容构成,在实践中表现出法制化程度高、执法严、操作性强、重视公民参与及教育等具体特点。新加坡生态问责制的成功经验对完善中国生态问责制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8.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之年、攻坚之年。在新的一年里,黑龙江省检察机关将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正确司法理念,以深化检察改革为动力,以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高素质队伍建设为总要求,大力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229.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创新网络的一种组织形态,目的是提高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文章借助生态学的观点,运用产业生态理论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进行研究,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概念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和特点,并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的共存共生、进化动力、资源流动、环境供养等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30.
马鹏云 《共产党人》2012,(14):13-14
正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海原县作为一个集干旱山区、革命老区、回族聚居区为一体的农业大县,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心任务就是要培育支柱产业促发展,重点工作就是要落实生态移民扶贫攻坚工程,难点问题就是要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稳定。一、培育支柱产业,夯实发展基础海原县工业、农业、三产服务业基础薄弱,缺乏产业支撑,在加快发展中,要不断挖掘发展潜力、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大力培育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