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孟淑媛 《理论建设》2011,(6):96-100
生死问题是儒释道生命哲学的核心问题,儒家、道家、佛家也都以不同的视野,在不同的层次上探讨生死之本源、生死之关系、生死之价值。儒道佛三家以三种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纬度的生死观,为人们超越生死、追求生命的超越意象,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路径,对儒释道生命哲学的价值趋向和生命境界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庄子》一书论及生死问题的涉及诸篇。生死观作为庄子人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可以分为四种境界,分别是:护形养生、保身达生、生死一体、不死不生。养生在于保全身形,达生在于身生两全,生死一体是视死如归的体道表现,不生不死、坐忘生死达到了与道为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3.
儒家认为“死生有命“,应“不语怪力乱神“;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但应“养生丧死“、“厚生薄死“等等,这些都对后世的挽联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生前遗嘱、生态葬、网络祭祀等在青年人群中悄然兴起,反映着青年生死观念的多元化特征,折射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按照自我意愿规划生命旅程。青年选择生态友好型的安葬方式和祭奠方式,体现着他们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同时也反映着青年生命观念中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青年生命观念的新变化,是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也启示着生命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多元互动。  相似文献   
25.
杨烨 《学理论》2010,(16):140-141
文章讨论的是日本人的生死观。日本人喜欢瞬间绽放倏而凋落的樱花,崇尚武士道的牺牲精神,日本这个民族的自杀率比较高发,日本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心中"(即殉情)的场景,日本人喜欢"物哀"的感觉,这些都表现了日本人与众不同的生死观。日本人看轻生死、宽容生死、尊重生死。分析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以及其具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26.
郭齐 《四川党史》2003,(6):12-12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民族语言的发展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不仅体现在他对汉语规范化和文字改革自始至终的关怀,更体现在他毕生的语言实践之中。炉火纯青的语言驾驭技巧,使毛泽东的著作在成为永载史册的光辉文献的同时,也成为现代汉民族文学语言的典范作品。毛泽东善于汲取古代语言的精华,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大师。他对“泰山鸿毛”一语的巧妙点化,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先秦时代有一部书叫做《燕丹子》,记载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其卷下载,荆轲临行前对太子说:“烈士之节,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者,但问用之所…  相似文献   
27.
生命哲学是庄子哲学的基础,庄子的哲学是从反思生命开始的,是生命与心灵深处的对话,本文着重阐述了庄子的生死观以及如何才能超越的问题,从而寻求到人生的自由和超越,最后达到“逍遥游”的理想化、审美化的人生。  相似文献   
28.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是一个涉及人生诸多方面的大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对生死观的理解,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生死观的实际状况,认为当代大学生死观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主体性道德教育、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的事业观教育、立足生命恋爱的情爱教育、生死观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29.
孔子并不关注死后的世界,而是将生命的重心放在现实世界。他强调个体应珍惜自然生命,但亦主张在必要的时刻杀身成仁。不过仁的核心本质是爱人,推己及人的爱人思路并不能对现实中某些仁人志士为坚持理想而付出生命的行为进行囊括和解释。孟子在继承孔子生死观的基础上,一方面将义作为仁的补充凸显出来。另一方面通过性善论对义存乎于心进行了存有论证明,为个体行义奠定了道德自觉的基础。孟子对义的凸显,强调了人可以为了某种正义的价值取向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实现生不为苟得、患有所不避的舍生取义之境界,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30.
为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向的生死观,生死观教育课程的开设和普及是其有效路径之一.文中探讨了生死观教育课程设计和编制背后的理论依据,为课程设计寻找合理的理论生长点;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构建生死观课程内容体系,并提出高职学生生死观课程体验式实践模式;生死观教育课程良好生命环境的营造及课程实施的推动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