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篇
  免费   38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672篇
中国共产党   193篇
中国政治   493篇
政治理论   72篇
综合类   19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试论外来物种入侵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维护生物多样性,是世界各国政府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修订或创设相关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手段有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针对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严峻态势,应通过制定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律,借助早期预警机制、风险讦估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职能监管机制、事後救济机制等,有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政报》2007,(8):29-30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8号2007年5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2007年5月31日第一条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物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面对21世纪生物犯罪或生物恐怖活动的新挑战,物证鉴定的新专业--微生物物证检验将成为执法部门侦查和起诉生物犯罪必不可少的手段。微生物物证检验以用作犯罪武器的各种微生物为检验对象,获得微生物种类和能够提供来源信息的菌毒株细致分型结果,达到提供犯罪侦查线索和法庭证据的目的。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物证检验的定义、特征、技术应用以及美国近年来在微生物物证检验的实践和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并建议我国物证鉴定实验室应积极开展研究,建立能够满足生物犯罪侦查需求的微生物物证检验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收集衣服上脱落细胞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生物脱落细胞的微量提取新方法。方法利用一套自制的“生物细胞提取仪”无损提取衣物等载体上的人体脱落细胞,采用Chelex-100法提取DNA,用不同的试剂盒进行STR复合扩增检验。结果10例检材都得到16个基因座成功分型。结论用该方法提取微量细胞DNA,可获得满意的DNA分型。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上海已经出台了地方的动物用电子标签标准,上海的宠物和牲畜免疫已经可以采用这个标准进行管理;液氯、乙炔等危险化学品气瓶,全上海市的烟花爆竹管理也已经开始使用电子标签管理。此外,上海还在订制基于电子标签的访客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将建立基于电子标签的访客及证件管理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支部生活》2005,(3):43-43
最近,我国辩研人员完成的“城市垃圾生物处理技术”被专家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提出了一条新路。由于自然资源严重短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在中国就显得非常重要。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吕炳南带领的科研小组首次提出以城市居民粪便和生活垃圾为主、以粉煤灰为辅的二者混合堆肥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虹膜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刑警与科技》2005,(1):111-114
一、虹膜识别技术1.生物识别概述 研究表明:人体特征如指纹、掌纹、语音、虹膜等具有唯一性、稳定性特点,即每个人的这些特征都与别人不同,且终身不变。由于身体特征不可复制,基于这些特征应运而生多种生物识别手段,如指纹识别、掌纹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等,并广泛用于诸多领域。与传统身份标识物(如钥匙、证件)或身份标识号(如用户名、  相似文献   
19.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全球生物识别市场根据不同的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电子门禁控制与考勤管理、计算机终端的进入控制、政府及司法部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消费者或商家用于买卖交易及其他多种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5,(5B):31-34
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有身份认证和身份认证所引发的问题。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几乎每时每刻都需要鉴别别人的身份,证明自己的身份。传统的身份识别方法主要基于身份标识物品和身份标识知识,身份标识物品有钥匙、证件、自动取款机的银行卡等,身份标识知识包括用户名、密码等。一些安全性要求严格的系统,往往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如自动取款机要求用户同时提供银行卡和密码。但标识物品容易丢失或被伪造,标识知识容易遗忘或记错,更为严重的是传统身份识别系统往往无法区分标识物品真正的拥有者和取得标识物品的冒充者,一旦他人获得标识物品,就可以拥有相同的权力。由于传统身份识别方式的缺陷,全球每年涉及的诈骗案动辄以亿计。据统计,全球每年至少会发生5亿美元的信用卡诈骗、10亿美元的移动电话诈骗和30亿美元的取款机诈骗。人们需要在与机器之间交互和交易时更安全方便,需要更简单快速地使用机器而不用担心安全问题。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物理与虚拟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现代社会对于人类自身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安全性与实用性提出更高要求。而传统身份识别方法正越来越受到局限,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人类必须寻求更为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身份识别新途径。于是,生物识别悄然兴起,并发展为一种新的身份识别方式。本期生物识别专题将对我国在生物识别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技术应用.企业产品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