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晚清最突出的朋党之争,是湘准党争。以李鸿章、左宗棠分别为首的湘淮两党,不顾外敌压境,在窝里斗方面不遗余力,乃至衍生出丁汝昌叶志超无能之辈去前敌“挑大梁”,毁人又毁国。  相似文献   
32.
王在希 《台声》2014,(7):53-53
<正>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从1894年甲午海战到2014年,整整两个甲子过去了。1895年,清政府与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除了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之外,还把台湾、澎湖列岛的行政管辖权割让给日本,给台湾同胞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屈辱的一幕。1945年8月,  相似文献   
33.
近代史叙述上有一误区,即将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相提并论,其实更接近明治维新的是清末新政,后者才是中国版的"明治维新"。但就甲午战争而言,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才有意义,因为在这场决定中日国运的大战中,日本全然战胜而中国全面失败,结局惨痛,令国人难以释怀。百多年来,后人也许要问:同样被西方列强用炮舰敲开国门,同样在屈辱条约下向西方学习,同样的努力、同样的时间段,为何结果会如此不同呢?  相似文献   
34.
陈亮 《检察风云》2014,(18):96-96
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与入侵之外敌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它又是近代史以至现代史上,中国军队败得最惨的一次战争。鸦片战争之后,国人皆知西方专恃坚船利炮,无坚船利炮要割地赔款。  相似文献   
35.
正今年又是一个甲午年。60年前的甲午——1954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斩获胜利,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中国人民站在了民族复兴的潮头。120年前的甲午——1894年,一场中日甲午战争,让清王朝的海上精锐全军覆没,也直接中断了洋务运动开启的中国近代化进程。再向前追溯,180年前的甲午——1834年,黄昏中的清王朝仍然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酣睡,浑然  相似文献   
36.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20周年,为了不忘国耻,记取历史经验教训,本刊发表《不可忘却的记忆》一文,以期唤醒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思考。  相似文献   
37.
付杰  戴丽艳 《世纪桥》2000,(5):56-57
爆发于朝鲜国土、战火漫延到中国辽东和山东半岛及澎湖列岛和台湾的中日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日军丰岛突然袭击到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历时8个多月。由于清朝国势衰微、后党专权卖国,结果导致了战争的最后失败。但是清朝广大爱国官兵却不甘屈服,进行了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军事抵抗。其中参战的黑龙江军队也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浴血奋战,英雄辈出。黑龙江省档案馆馆藏清代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就记载了这一鲜为人知的史实,本文据此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38.
望台炮台     
《新湘评论》2010,(4):52-53
望台炮台位于旅顺东鸡冠山北堡垒西约一公里处,海拔一百八十二米,是旅顺口东郊的制高点。甲午战争时期,清军设炮台于此并称其为‘将军台’沙俄。统治旅顺时扩建了该炮台,称其为“大鹰窠山炮台”(视为守卫旅顺的东大门,西大门是二0三高地)。  相似文献   
39.
道后 《北京观察》2014,(8):74-77
对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韩国等近邻国家来说,福泽谕吉是一个很需要了解的人物。了解他,有助于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对外侵略历史,也能够了解现今日本社会不断发生复旧、倒退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0.
甲午战败给清朝的统治集团以巨大的思想震动 ,被小小岛国日本打败的耻辱感和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使许多朝臣开始思“变”,在他们的呼吁和倡导下 ,战争一结束 ,清廷便开始推行教育、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变革 ,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 ,但是没有政治体制改革配套的变革也给清末政局带来无法消除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