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欲而不贪     
人可以爱财,但不能无厌。恐怕没有人愿意走到“人为财死”的份上。其实见《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只是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相似文献   
82.
男女不平等、性别歧视,老辈人司空见惯的事情,新一代泰国女性再也无法忍受.她们无力改变现实,只能选择的一种温柔的反抗.  相似文献   
83.
宝岛民生     
《台声》2006,(4):6-7
台湾县市长论坛呼吁当局正视两岸“三通”重要性;3·19枪击案凶嫌家属说真相;海基会欢庆15岁“生日” 张俊雄:海基会不会被废;忙打工上网 台逾半大学生每天念书不到1小时;岛内生育率再创新低 男女性别失衡有恶化迹象;因美拒在卫星喷“国旗” 台“福卫三号”延后发射。  相似文献   
84.
人在尘世中,都是饮食男女。男人往往喜欢"吃豆腐",男女间因第三者介入常导致其中受伤害的一方大为"吃醋"。可许多人光会"吃豆腐"与"吃醋",而不知其来历,典型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追源溯本,这"两吃"各有一段饶有风趣的典故。  相似文献   
85.
1920年以后,国内各高校逐渐开放女禁,实行了男女学生同校。男女同校在当时的中国是实验男女新式关系的创举,面对着来自社会的质疑与保守人士的抨击,学校都制定了苛刻的管理措施对于男女学生之间的交往也限制得非常严格。例如,上海的沪江大学,在女生的管理上,学校专门设立了女生监学,以监督女生的行为和照料她们的生活。女生宿舍为校内一个独立单元,生活和学习都尽可能地集中在这个区域。  相似文献   
86.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不予登记而共同居住的男女,有的是为追求时髦、不追求结婚形式的单身青年男女,有的是在解放前婚姻登记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形下无法办理登记的老年伴侣,还有的是为规避婚姻法中缔结婚姻所需的实质要件而不主动申请登记……总之,情形多种多样。对于这样的男女同居生活,在法律上究竟应当如何认识?如果其中一方死亡,另一方申请办理继承权公证,从公证的角度如何向当事人进行全面的告知、如何审查以及如何办理呢?  相似文献   
87.
黎德奎 《政府法制》2010,(14):47-47
中国人重男轻女,女人追求男女平等。而在德国,却是重女轻男,德国的男人也在追求男女平等。 笔者在德国发现,粗重活几乎全由男人干,而女人绝大多数只是生儿育女及干家务活,就算从事社会职业,也多数从事餐饮之类轻松工作。所有公共场所或公共活动均“女士优先”,男士要给女士让路、让座、开车门……  相似文献   
88.
民国初年发生的女界为争取平等参政权的抗争,暴露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能彻底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其症结就在于旧中国社会民主政治先天不足、革命党内民主意识参差不齐以及保守力量顽固抵制。而女界争取平等参政权的抗争不仅展现出民初妇女民主意识的觉醒,也从妇女解放这一特定层面推动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89.
《法制博览》2008,(7):55-55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国家情感生活方式不断东扩,曾绝迹于中华大地的“花柳、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瘸也泛滥成灾,街头巷尾到处张贴包医包治的小广告,这当中不乏有游医骗子,居无定所,医无证照,招摇撞骗,摇身变成了媒体、广播、电视出现的“名医”,很大程度上误导了患者,使不少患者既花了冤枉钱,又未治好病。  相似文献   
90.
女性犯罪是当今社会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伦理角度看,其根源在于女性在面临社会角色冲突、家庭权利义务冲突、个人价值选择冲突时未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问题家庭、贪图私利、放纵享乐则是诱发女性犯罪的直接动因.对此,在加强法制宣传的同时,应引导女性认同伦理道德的正确选择.首先,应高度关注女性个体道德社会化;其次,应建构家庭平等而非平权体系;第三,应增强女性个体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