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256篇
中国政治   366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5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曾巧艺  常鸣 《法庭内外》2014,(6):F0003-F0003
正2014年5月23日清晨,天刚微微亮,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民一庭的青年法官夏根辉就来到了单位。今天上午他承办的一起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要在北京延庆开庭审理。夏根辉说:"这应该是我到法院工作之后最早一次来上班了!"除了夏根辉承办的案件外,还有两个合议庭的法官和书记员也要前往延庆开庭。这次"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工作的展开与以往不同,法官和书记员们要亲身体验远郊县当事人的"应诉之路",通过"坐地铁、倒公交"的方式前往延庆县城,来—次特殊的"巡回审判"。  相似文献   
62.
一 《聊斋志异·夜叉国》中有惊人之问:“问何以为‘官’?”(我本想写“惊天之问”,后来想想,“天”居高,司空见惯,或不屑听此一问;人处卑,利害相关,闻之方惊。)书中答辞也妙:“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几千年来,中国为“官”者的自我感觉或老百姓对“官”的观感,大抵如此。  相似文献   
63.
正周绪爱鸟,这是他朋友圈儿的共识,现在他每天做的事情都离不开鸟。究其缘由,还要从他学摄影时谈起。55岁爱上摄影2009年的深秋,55岁的周绪受几个热爱摄影的朋友的怂恿,第一次带着相机尝试摄影。他跟着朋友们穿过金黄的玉米地,来到了北京郊区密云水库的北岸。在岸边,周绪脚踩湿润松软的泥土,望着波光粼粼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的密云水库,远眺两侧连绵起伏的山峦,隐约可见满坡的苍松翠柏,中间夹杂着深秋才特有的红叶,仿佛眼前就是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  相似文献   
64.
生命的奇迹     
胡柯 《小康》2014,(9):90-90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相似文献   
65.
<正>时光如白驹过隙,2013年的种种仿佛还在眼前,2014年已悄然来到。在这新的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南非年",又恰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在这极富意义的时刻,南非中国人民友好协会特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致以最热烈的祝贺!2013年3月25日,对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南非中国人民友好协会而言,都是一个特别而难忘  相似文献   
66.
王晨 《民主》2013,(5):59-61
周有光先生窗外的大树,我以前也天天见。办公楼西边就是国家语委(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后院,那里住着我国语言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周有光、王均、陈章太、李行健、傅永和等等。从办公楼走廊西窗望去,便可见周有光先生家的窗户,以及那棵人们视而不见的大树。要不是听周先生说,我还真不知道它是泡桐树呢。平日里,吸烟族会依窗喷云吐雾;编辑们眼睛疲劳时会隔窗远眺,但谁会关  相似文献   
67.
广敏 《人民政坛》2013,(5):35-35
清明,驻足雨季,听得见,泪的呼吸,弄口满天飘洒的追忆。 在这季节,生者与逝者有了更近的距离;在这季节,总有些背影让我久久难以忘记。 驻足清明,摘一朵过往的云,展开,亘古的云烟中是寻梦者的足迹:那是女娲补天的旖旎,那是夸父追日的壮丽,那是屈原求索的叹息,那是杜甫筑屋的梦呓……远影清梦,长歌当泣,花雨时节,为这些寻梦者奉上深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68.
<正>1945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穷途末路的日本正在进行最后的挣扎。这时,在日本的秋田县花冈町爆发了一场中国劳工的暴动。俘虏变劳工1944年7月28日,一艘名为"信浓号"的日本货船从青岛启程驶往日本,船上满载着侵略者从中国掠夺的大量财富。300多名中国青壮年被塞到了底舱,一同运往日本当"劳工"。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信浓号"在日本下关靠岸。随后,中国劳工被带到了秋田县花冈町"中山寮"  相似文献   
69.
徐国栋 《清华法学》2014,(1):157-175
在共和晚期和帝政初期的罗马,在每平方公里6万人的人口密度条件下,维持了265年无瘟疫的记录。这要归结于那时的罗马有较好的公共卫生设施和相应的立法。卫生软设施有专门的卫生官员,硬设施有水道、公共浴场和下水道。卫生立法有水道立法、浴场立法、下水道立法、工厂排污立法、殡葬卫生立法以及医疗卫生立法。但罗马人没有40天隔离制,对症疫的原因只有神学的解释,造成了面对外来瘟疫手足无措的局面。而且,罗马人的卫生设施还有不入户、污水与小固体废物混排、污水不经处理直排的缺陷。  相似文献   
70.
奇人文教书     
正文教书跟他的名字极不相符,他从小眼睛失明,没上过一天学,所以既不懂文,更不可能教书,但是他人盲志不盲,通过努力成为村里响当当的"瞎老板"。一条三四十厘米宽的田埂上,一个背影疾步而行,如果不是他手中不停敲动的棍子,记者不会相信他是一个盲人;如果不是亲身所见所闻,更不会相信他拥有近400亩地。他就是桂林兴安县崔家乡上塘村石埠自然村村民文教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