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傅雯 《江淮法治》2013,(12):58-58
拂去时光造就的尘埃,让岁月荏苒里的淡然感悟充盈于心。此时,总有一些思绪翻动,与大山相比,自己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实在渺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开车行至天柱山脚,我与同伴们便下车徒步,开始登山的行程。从山脚抬头仰望,山峰屹立,奇石嶙峋。起初的脚步  相似文献   
22.
征集启事     
阿兵 《廉政瞭望》2008,(7):64-64
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踏上了征程。刚天亮时天气一如预报中的那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快轻松地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然而,就在他们稍事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相似文献   
23.
渤海区抗日根据地(由清河区、冀鲁边区合并)曾经是山东五个抗日根据地(渤海、胶东、滨海、鲁中、鲁南)之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一直是山东和华东敌后抗日战场的大粮仓、大后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渤海区牺牲了(在册)人民子弟兵55308名,占山东29%、全国3%;输送子弟兵20余万,培养了380多位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走出来的将军(或曾任副军以上)有204人.仅在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中,就有上将3人,中将9人,少将26人.其中,中将杨国夫就是这些开国将军之一.  相似文献   
24.
刘全 《湘潮》2014,(8):12-15
邓小平是一位引起世界关注的长寿政治家,80多岁仍思维活跃,成功领导中国实现改革开放的伟业。在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方面,邓小平并没有刻意追求健身,而是采用平民化的健身方法来维持健康,其中登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登山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5.
袁中郎说":率性而行,谓之真人"。长江就是这样一个率性而行的真人。长江幼年常随打猎的乡邻入山玩耍,有时跟不上乡邻的步伐,他索性在雪地上睡着了,直到乡邻猎罢,才把他唤醒带回村中。他长大后,又特爱登山涉水,深入幽壑密林。可能正是他的常与山川融为一体的特殊经历,使得他得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饱吸了天地山川之灵气,造化了他这么一个真人。他,一脸的率真,一脸的单纯,一脸远离尘俗的质朴,可又一脸犹如削壁寒松、奇峰翠竹般的灵秀。他没进过美术院校,不是科班出身,也未曾投入任何一  相似文献   
26.
登山正当时     
任春 《今日广西》2010,(20):44-46
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古人对三山五岳之一的黄山给予的最高评价。但如果你不曾真正徒步爬过黄山,恐怕很难理解徐霞客写下这段话的情怀。  相似文献   
27.
陈鲁民 《党政论坛》2010,(24):23-23
2005年4月26日,爱好登山探险的美国青年亚伦·拉斯顿独自来到犹他州蓝约翰峡谷登山。此山风景绝美,但因偏僻险峻,人迹罕至。拉斯顿在攀过一道3英尺宽的狭缝时,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他的去路。拉斯顿试图将石头推开,  相似文献   
28.
1.后发国家的另一条出路二战后,现代化登山赛中的后发国家,很多成了共产(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宣布要取消登山赛,实现世界大同,但这个伟大理想,要等社会主义阵营登上山顶之  相似文献   
29.
《今日海南》2011,(9):I0004-I0004
文昌素有特色魅力之美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似乎为它量身而做,漫步境内,惊喜层出不穷:椰风海韵醉游人的东郊椰林、地貌独特的铜鼓岭、被誉为“稀世的海上森林公园”的八门湾红树林和举世闻名的宋氏祖居等著名景区景点,环八门湾的排港村“农家乐”、丹场村“渔家乐”等生态旅游产品,驰名中外的文昌鸡、海鲜等特色美食。无论是回归大自然,玩海戏沙,登山探险,寻古探幽,还是回乡采风,考察参观,文昌都能呈现最合适的那一面。  相似文献   
30.
登珏山     
范世林 《先锋队》2010,(11):63-63
说起登山,我还是非常喜欢的,但很少有机会如愿。今年8月25日,在山西晋城市泽洲宾馆参加省高院组织开展的全省法院系统文化建设(书画)交流会期间,我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个登山的良机,着着实实地品尝了一下登山的味道。那次我登了美丽的珏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