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14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47篇
各国政治   109篇
工人农民   141篇
世界政治   6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9篇
法律   11648篇
中国共产党   3490篇
中国政治   6092篇
政治理论   1741篇
综合类   3951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07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801篇
  2014年   2223篇
  2013年   2001篇
  2012年   2302篇
  2011年   2406篇
  2010年   2207篇
  2009年   2129篇
  2008年   2237篇
  2007年   1568篇
  2006年   1450篇
  2005年   1192篇
  2004年   1274篇
  2003年   1184篇
  2002年   965篇
  2001年   677篇
  2000年   576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在刑法中,“罚金”出现频繁,而“没收财产”则出现在这么几处: 1.对二类罪,危害国家安全罪和个人犯贪污贿赂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而不管其刑期的长短和主刑种的不同; 2.对二种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职务侵占罪,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相似文献   
72.
“你看,就是这个商标”,王立义指着流水线上川流不息的饮料产品让记者看——那个由一只卡通兔子和“兔巴哥”三个字构成的商标。“就是商标上的这三个汉字,我原来做梦都没有想到,因为它,我居然和那么遥远的一个国家、那么有  相似文献   
73.
刑事政策的核心是防止犯罪,终极目的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刑事政策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刑事立法、司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社会管理方面因适应新情况所进行的调整,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有利于及时有效地打击和预防犯罪。抢劫、抢夺、盗窃(简称"两抢一盗")犯罪案件因其常发性和对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社会秩序的破坏,一直被作为我国立法和司法打击的重点,但近年来"两抢一盗"犯罪案件的发案率及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刑事政策的角度来深入思考"两抢一盗"犯罪的应对措施,完善相应的刑事立法、司法、执行和社会政策,从而提高打击和预防"两抢一盗"犯罪案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治安保障。  相似文献   
74.
搜案     
《法人》2007,(7):10-10
前卫体协原副主席宋万年涉贿被起诉,“8·7”兴宁矿难23名官员渎职落马,公款炒期货亏了3404万江西土地整理中心原副主任受审,温州特大伪造货币案宣判,涉嫌虚拟交易自我炒作上海豪宅汤臣一品被查。  相似文献   
75.
据央视报道:日前,浙江省奉化市长汀村12位农民因不服所在地段被省政府批准出让给某地产公司,将浙江省人民政府告上法庭,被上诉的法人代表是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后判决:“浙江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应诉处于2005年9月1日所作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这意味着,上诉省政府的12位农民胜诉。  相似文献   
76.
特许经营特许人与受许人是地位平等、互相独立的市场主体,二者关系本应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商事关系。但是,特许人对特许经营组织的“持续控制”,以及特许经营合同缔约过程中存在的受许人投入专用性资产和特许人机会主义行为,使得特许人与受许人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和利益上的不平衡,使得本应平等的特许经营关系成为事实上的从属关系,受许人处于弱势地位,权利易于受到损害。要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立法者必然要启动利益平衡的调节机制,通过法律手段使双方利益关系向受许人倾斜,从而实现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77.
易嘉 《中国律师》2007,(5):43-44
近来.一则在中央和地方电视台频频播放的美容产品广告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广告画面中.一位“老总模样”的人士向“克林顿”和“希拉里”推荐美国联邦再清椿面部智能修复系统。“克林顿”非常感兴趣,还露出了他特有的撅着嘴的微笑。最后他拿着这套产品向人们挥手致意,登上了直升机。发布广告的企业——美国再清椿亚太区总代理北京妆王科技公司的广告部经理崔先生说.这不是真的克林顿,只是片中的人物与克林顿长得非常相似,但这个广告要的就是“克林顿”的效果。崔先生介绍说,在这之前还有另一个广告,但在国内播出的效果非常差。自打改播“克林顿”后,人们一下记住了美国再清椿。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经常在报纸、杂志、互联网上看到有人通过整容变得和某位明星一模一样,并且获得了大量商业广告和演出的机会。正是由于大量“明星脸”的出现,使得商家只需向模仿者支付远远低于邀请明星的费用便可以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而对于明星来说,本应该是他们利用自己的肖像获取利益的机会,却被自己的“盗版”抢了先机。这无疑是其肖像权财产利益的间接损失。那些通过整容等手段变成“明星脸”并借此从事商业活动牟取利益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明星的名誉权、肖像权的人身利益,本文暂且不论,但我认为该行为已经构成了对明星的肖像权财产利益的侵害。  相似文献   
78.
谎称被绑架而索财的行为如何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案情]田某与曹某合谋勒索赵某的财物。2005年3月17日下午,田某将赵某15岁的儿子赵A骗出,并让曹某给赵某打电话,称赵A已被绑架,叫赵某速送2万元现金到指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赵A。之后,田某、曹某请赵A吃“串串香”,又带他到游乐场所玩。随后,田、曹二人置赵A于不顾,去  相似文献   
79.
80.
黄燕 《行政法制》2006,(1):20-22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关于法律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国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在外国学者们早已致力于此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最早提出“法律文化”概念的学者是美国法学家拉伦茨·弗里德曼,他在1969年发表的《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一文中提到:“‘法律文化’概念涉及大量有关的思想,首先它涉及公众关于法律制度的认识、看法和行为方式。尽管每个人对于法律制度的看法不同,但一般说来,在不同的国家或群体中还是有一定的看问题的方式,从而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各种法律文化是习惯法的主要部分,这些习惯法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后就法律文化释义的问题,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我国学者对此也莫衷一是,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