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浅谈货盗犯罪的打击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犯罪在铁路公安机关管辖案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困扰铁路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货犯罪呈以下特点1.犯罪组织呈集团性;2.犯罪成员中农民、无业人员占绝大多数;3.作案手段呈现多样化,并向智能化发展;4.货犯罪区域性特点明显;5.窃目标具有选择性.打击防范货犯罪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有效的地铁联防体系;2.落实责任,严密防范;3.适时开展打击专项斗争;4.坚决打击货集团,全面清剿货逃犯;5.加大控制力度;6.控制销赃渠道;7.提高侦破水平.  相似文献   
172.
脱离物的善意取得例外是现代各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我国的物权法虽然对这一重要制度加以确认,却并未规定赃物的善意取得。脱离物的善意取得既建立在个别和整体利益、博弈和成本经济分析、现实主义法学方法论的分析和检讨的基础上,同时建立在对大陆法系主要国家脱离物适用善意取得上的规定所予以的立法例比较。该制度在中国的完善离不开现有法律的清理,借助公私法交融的背景,尽快实现脱离物善意取得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73.
先秦盗罪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秦罪由于史料阙如 ,少有人探究。可见的史料中 ,是在多种意义上使用的 ,既指侵犯财产的行为 ,也指危害政权的政治性犯罪 ,先秦侵犯财产罪最早包括在奸罪中。出现后 ,开始泛指危害行为 ,并有侵犯财产的含义。同时 ,侵犯财产的罪名还有“攘”、“寇”、“纳室”、“不富于其邻”等。直至战国晚期 ,才确指侵犯财产的行为 ,并逐渐依据行为手段分为强取和窃。而《法经》中的使用 ,则是向传统意义上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4.
谢晶 《法学杂志》2015,36(2):79-86
律是《大清律例》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行为发生的时间与空间,常是决定定罪与量刑的重要因素,其影响着行为的恶劣程度——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大小,以及行为对被害人、社会公众产生的身心损害程度等。此处古今"刑法"之异同,折射出中西文化之间的某些重要的扞格与暗合。  相似文献   
175.
秦汉盗罪及其立法沿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晓君 《法学研究》2004,26(6):137-146
将张家山汉简《律》与相关文献记载相结合 ,通过汉《律》与唐律的比较 ,可以看到秦汉时期各种类型的罪的特点及相关立法 ,《律》的沿革轨迹也是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76.
李栋  李梓睿 《人民检察》2023,(20):61-65
既有的一些研究对于传统中国司法裁判的理解并未突破西方“依法裁判”的窠臼,但就实际而言,传统中国的司法裁判与近代西方的“依法裁判”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以清代“命重案”的裁判为例,虽然其具有某些“依法裁判”的表征,但从具体的司法实践来看,其并非“依法裁判”。在直接追求“情法之平”的原则指引下,在清代对“命重案”进行裁判时,律例的规定并不具有“大前提”的属性,而只是综合考量中的一个因素,司法裁判过程是一个“权宜裁判”的过程。“权宜裁判”模式是中国古人思考“司法裁判类型”的独特性表达,对于当代中国的司法裁判工作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7.
“超市”案件几乎已经成为实践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多次窃”类案件。目前此类案件的司法处理中存在失衡现象,一是不起诉标准不统一,对于数额相近、情节相似的“超市”案件,是否起诉存在着明显差异;二是“超市”案件在刑事和解中的赔偿金数额差别很大,随意性较强。之所以出现这种失衡现象,其原因一方面是窃罪的立法扩张与司法限缩之间矛盾的反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被害人谅解与不起诉之间的不合理绑定。要解决上述问题,一是在市一级层面统一此类案件的不起诉标准;二是对此类案件刑事和解中的赔偿金数额予以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