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55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人身检查是刑事侦查的一种重要手段。刑事案件证人是否可以作为人身检查的适格对象,以及男工作人员能否作为检查妇女身体的适格主体,是侦查监督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证人可以成为人身检查的适格对象,从保护妇女权利和人格尊严的立法目的出发,应将刑事诉讼法第132条第3款规定的“妇女的身体”限缩解释为妇女身体的隐私部位,因而男工作人员对妇女的非隐私部位进行人身检查不具有违法性,但应遵循关联性原则、有限同意原则与身份区分原则。  相似文献   
132.
桂起权  黄海 《探索与争鸣》2022,(10):81-89+178
从分析哲学家戴维森的“三角测量”理论出发,多视角地透视阐释学中文本、原作者、解读者三方关系,就能克服主观片面性,在主体间达成共识,从而实现“视域融合”。对自然文本(世界)进行多视角的透视,则每一种视角都通过各自独特的语言来表述,不同语言之间,可以互为文本和解读者,相互翻译,相互转换。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基本精神,是追求宇宙的数学和谐性的思想,它能成功地引导科学家使用数学语言来刻画物理世界的内在奥秘。当今流行的“计算主义”可以同它互为文本与解读者。按照系统科学模式重新理解的目的论自然观,能提供生命世界、人工生命乃至自组织的宇宙的合理解释。毕达哥拉斯主义、计算主义与包含“程序自动化”的新目的论自然观的视域融合,将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阐释学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3.
环境法上针对尾号限行的授权,并不足以支撑其正当性。因为这种"污染防治手段"事实上还具有"交通管制"与"物权限制"的效果。学界现有讨论集中于公权对私有财产权的限制问题,却忽略了尾号限行是针对"特定道路",而非"不特定车辆"作出的事实。对此,公物理论架起了机动车价值发挥与道路使用的桥梁,并逻辑自洽地将尾号限行的行为形式、内容、效果作为公物管理权的运作过程而纳入。如将尾号限行理解为"道路管理行为",则其合法性来自于国家对道路的所有权或《公路法》第8条第2款的概括性管理权。尽管这种正当性根据要受到"交通目的"的限制,但却是对基于"污染防治目的"作出的限行行为正当性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4.
自2000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价上涨之势愈演愈烈。为了使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解决老百姓"购房难"问题,政府出台"限购"政策。为了进一步给房地产市场降温,2017年初,政府再出重拳——出台"限售"政策,以期通过对房屋流通环节进行限制,打击"炒房"行为,从而抑制房价增长。由于"限售"政策定性模糊,似与其他法律法规有所冲突,其一经出台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律理论与司法界广泛关注与争论。因此,从行政法基本理论出发,对"限售"政策进行分析,厘清"限售"政策的性质、合法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显然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35.
现行民事基本法律将第1条设置为立法目的条款,是我国独有的做法.我国民法典的第1条仍应坚持设置为立法目的条款.现行民法体系中立法目的条款的文本表达有诸多的问题,但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利益衡量、目的论解释等重要作用.当前各版本民法典(民法总则)草案中的第1条在语言风格、基本定位和内容表达上存在诸多不足,为保持法典的安定性,作为立法价值的立法目的条款应排除不必要因素的影响,以保持第1条的稳定性.基于此,民法典中立法目的条款的文本设计应统合民法与商法之间关系、彰显私法价值、注重宪法与民法之间关系三个基本面向.  相似文献   
136.
137.
目的定位是检察一体化建构与运行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目的取向直接指导着中国检察一体化的建构及其运行,并决定着其建构与实施的成效。围绕检察一体化目的的争论在国外可谓众说纷纭,虽各有其解释力,但也有明显缺陷,都无法为中国所取。其实,检察一体化目的是国家建构和适用检察一体化机制所追求的效果,有着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之分,其直接目的在于实现国家刑罚权与保障公民基本人权,而其根本目的则在于保障刑事法治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8.
近年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成为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所规制的“常客”,显然,在司法实践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扩大化地适用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扩大适用正是其自身缺陷的产物,而这一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经济生活的进行.因此,应当从“以从事非法的货币、资本经营为目的”的角度认定犯罪,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进行限缩适用.  相似文献   
139.
美国马克思学家爱尔斯特“发现”马克思说明社会历史观和政治经济学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功能解释”的方法。他认为这种方法不用事物本身,而是用事物对客观需要的满足来说明其存在和发展;这种方法是以整体论和目的论为前提的,而整体论排斥个体主义对问题的微观研究,目的论排斥主体能动的理性选择,所以用这种方法建立的理论是不能成立的。这种批评直指马克思学说的方法论基础,又以新颖的理论形式出现。但我们经过分析后就会发现,只是由于爱尔斯特不能理解“功能解释”仅仅是唯物辩证法“客观性和普遍联系原则”的一种运用,才会把它看作是独立于辩证法之外的某种东西,这是一种范畴性错误。另外,马克思的辩证法与机械整体论和神秘目的论本质不同,这种方法不是排除了,而是以更为科学的方式抽象概括了对事物的个体和微观研究,概括了主体能动选择和主体间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0.
李兵  刘东  姜传伟 《法制与社会》2010,(29):43-43,47
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存在着交叉重合的地方。此种场合,无论是采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还是采用重法条优于轻法条的原则,都会产生定罪量刑的不均衡。本文认为,应采用"缩限解释"的方法,将两罪区分开来,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