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69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109篇
工人农民   169篇
世界政治   4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9篇
法律   7347篇
中国共产党   1683篇
中国政治   3575篇
政治理论   906篇
综合类   259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1087篇
  2013年   1120篇
  2012年   1282篇
  2011年   1405篇
  2010年   1317篇
  2009年   1351篇
  2008年   1625篇
  2007年   1214篇
  2006年   1045篇
  2005年   904篇
  2004年   817篇
  2003年   632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373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开明 《南风窗》2007,(3):44-45
当代观察不是一个慈善机构,我们必须以最优质的服务和最高的专业水平把我们的理想销售出去,获得我们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资源。  相似文献   
7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创了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新局面。其中特别是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在权利与权力之间作出选择,着重保护原告的权利,强化被告的责任,体现了现代公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3.
环境时代宪法的权利生态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泉生 《现代法学》2003,25(2):128-136
文章首先指出无论是近代宪法的法理基础———个人主义 ,还是现代宪法的法理基础———团体主义 ,都难以对付当前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的挑战 ,主张可在团体主义的基础上将生态主义作为环境时代宪法的法理基础 ;而后 ,文章通过对传统宪法价值取向在环境时代所表现出种种局限的反思 ,提出环境时代宪法的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 ;最后 ,文章认为随着环境时代宪法法理基础———生态主义的建立和宪法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的确立 ,宪法将在权利社会化的基础上向权利生态化扩展 ,并围绕“人类和生态共同利益”之保护而精心构建 ,从而极具权利生态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4.
1994年9月21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座无虚席,一起泄漏国家秘密案的审判正在这里进行。经审理,法官当庭宣布,犯罪嫌疑人李忠明因犯有为境外组织或个人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相似文献   
75.
《中国减灾》2005,(11):57-63
10月份,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较汛期明显降低,主要灾害种类为台风和洪涝。本月,台风“龙王”在福建登陆并造成严重损失;洪涝灾情较上月有所减轻,但长江支流汉江、黄河支流渭河发生较为严重的秋汛。据统计,全国受灾人  相似文献   
76.
冯宇 《党史文苑》2006,4(4):62-63,69
权利与权力之间存有二律背反,一方面,权利的实现,需要权力作后盾;另一方面,为了真正实现权利,又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本文拟对二者的本质及其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7.
于水 《法人》2007,(4):28-28
浙江乐清金马广场的业主感到烦恼的是,当他们的权利遭受侵害的时候,政府管理部门却表现出令人困惑的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78.
技术措施与著作权保护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冯晓青 《法学杂志》2007,28(4):20-23,37
技术措施是权利人为了防止他人非法接触、使用其作品而采取的技术手段,实质上是在网络环境下对著作权进行权利管理的内涵之一。技术措施对合理使用和公共领域具有冲击作用。从平衡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宪法性权利以及合理使用作品的权利角度看,技术措施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此进行了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79.
论性的私法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岩 《河北法学》2007,25(12):56-60
私法对性保护的缺失导致对性权利保护的不足,性权利本质上是私权,私法应该对性权利加以调整并创设性人格权.性人格权由性自主权、生育权构成.创设了性人格权后,可以解决实践中许多问题如:婚内强奸问题、强奸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等.  相似文献   
80.
论消除权利贫困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 《河北法学》2007,25(9):43-48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消除不和谐现象,权利贫困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本源性因素,许多不和谐现象都是由权利贫困引起的.权利贫困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的关系,消除权利贫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构建和谐社会是消除权利贫困的有效措施.消除权利贫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符合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特征.全面提高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程度和普遍提升公众的权利意识,是消除权利贫困的根本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