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95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1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3篇
法律   975篇
中国共产党   498篇
中国政治   762篇
政治理论   260篇
综合类   4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公证介入知识产权领域,是基于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地域性特点。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专业性强,同时我国公民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又不够强,相对于其他物权、债权领域,公证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还做得十分不够。笔者以为,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公证的证明、监督、沟通和服务职能同样有充分的发挥空间。由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太广,本文无法全部涉及,笔者拟从4个方面对公证介入知识产权作一探讨。一、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及商标、专利转让中公证的作用按照《商标法…  相似文献   
1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从历史上看,台湾虽曾多次遭到外国的侵占,但最终都未能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从国际法上看,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是明确的,根据“主权完整”的原则,中国对台湾享有完全的主权。从法理上看,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台湾的主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只有全体中国人民才有权决定台湾的命运,所谓台湾“全民公投”是非法和无效的,因为它剥夺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指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由此可以推论,相对剩余价值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知识经济条件下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特别是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理论界存在的关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几种观点 ,阐明马克思剩余价值论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纵观国际私法的发展历史,从法律的单一适用到法律选择规则的出现,从单点要素的定向指引到多元利益的综合考察,从分配立法管辖权的选择方法到关注结果的选择方法,从片面强调主权优位到渐渐注重平位协调,仿佛总是有一根经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决定着国际私法理论之树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博登海默即曾指出:"在冲突法领域中,有关公平与正义的一般考虑,在发展这一部门法的过程中起到了特别重大的作用."[1]法律选择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私法的重要课题,传统国际私法形式正义价值观向现代国际私法实质正义价值观的转变在法律选择方法理论的变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作者决定通过对法律选择方法中正义追求演进过程的分析来揭示整个国际私法从形式正义走向实质正义的价值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王代全 《政策》2005,(12):41-42
为切实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 理,近年来,我们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 对集中、党员较多的地区,开展以“建立 服务站和党组织,推荐本地富余劳力异地 创业,推荐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分 子入党,推荐优秀党员回乡任职或领头创 业”,以及对流动党员实行流出地和流人  相似文献   
17.
在普京总统执政时期,包括颇有争议的苏联时期和后苏联时期俄国历史的教学书籍,每每因社会和学术界见仁见智的看法、国内政治力量的角斗和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的不顺而引起超出教学和学术范围的政治争论。这种争论反映出俄国内外围绕意识形态进行的激烈角逐,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民主模式的某些侧面。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世界政治思潮相对活跃,形成了斑驳陆离的几大看点。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引起广泛关注,美国新保守主义受挫,英国、日本等国鼓吹“全球民主化”,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俄罗斯“主权民主”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重要内容,拉美“民众主义”日益兴起。  相似文献   
19.
俄历史上国家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苏联解体后,俄政治体制开始由极权主义向权威主义转变。普京执政后,特别致力于加强国家权威主义,同时,在权威主义政治基础上重视发展民主政治。普京政权新近提出的“主权民主”观是其政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交通的力量     
地理位置决定一个区域的命运.要改变命运,就必须改变这个区域的相对位置,不改变相对位置.就有可能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