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0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传统债权法坚持债的相对性原则,债权人只能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恪守债的相对性会导致债的相对性得不到足够的保护,因而出现了对债的相对性的突破。本文讨论的就是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其理论根源是权利的不可侵性。  相似文献   
292.
许玲 《实事求是》2005,(5):10-12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从生物学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作为一种价值理想,人的全面发展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的扬弃,体现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但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具有相对性。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要求我们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辩证理解全面发展与片面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3.
王伟清 《理论月刊》2004,(9):132-133,158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再创造过程,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虽有共性,但毕竟是少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言结构(linguistic structure)和文化结构(cultural structure)导致翻译的对等只能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294.
由生命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根源于人性的冲突,为研究解决这些冲突,产生了生命伦理学。它是生命科技中人性矛盾的产物,也为生命科学技术活动提供了伦理底线,伦理底线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之分。  相似文献   
295.
论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仲裁协议效力的法理基础是建筑在合同法原理上的,人们通常会将传统合同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合同相对性原则”等在判定仲裁协议效力时加以适用。然而。20世纪以来契约法上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对契约法在新的经济状况下的价值的重新评价,促使人们应对仲裁协议效力的法理基础予以重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96.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源于罗马法的合同相对性原则出现了很多例外规定。我国合同法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情形作出了规定,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应当进一步完善。本文就此进行讨论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297.
债的相对性原则是古典契约法的基石,整个私法体系都是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传统理论基于相对性原则而否认第三人侵害债权之可能。后世虽然背弃此观点,但一般将债权不可侵性作为相对性原则的例外。债权具有不可侵性是债权的固有属性,不是相对性原则的突破,也不是债的效力扩张的结果。我国未来《民法典》应确立债权不可侵性之独立原则地位。同时,债权的不公开性要求严格侵害债权责任的主观构成,以实现自由与权利保护的利益衡量。  相似文献   
298.
论马克思的平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红  李高明 《学理论》2010,(26):1-2
马克思认为,平等是确保社会的每个人公平地享有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价值实现;平等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平等应以劳动作为统一衡量的标准。深入研究马克思平等思想对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9.
作为英国当代最负盛名的比较教育学者,埃德蒙·金的比较教育思想在世界比较教育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背景研究理论极富个性,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石,存在动态性、主观性和相对性等几个鲜明的特点,对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丰富的。并且基于其广阔深厚的哲学思想积淀对比较教育的背景研究理论进行了独具个性特色的阐发,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开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00.
马楠  王荣华 《求索》2013,(3):197-199
责任保险第三人请求权制度的确立与运行,关乎受侵害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却面临着法理基础和立法实践两方面的障碍。我国的责任保险第三人请求权制度应以优先保护第三人利益为理论取向,在法理基础方面,通过对理论的解析超越合同相对性原理的束缚;在立法实践方面,则应针对所附条件过多、规定内容模糊、配套机制缺位等问题,围绕修正既存规定、建立预付保险金制度、加强配套机制保障等方面实现立法的进步。只有将责任保险制度保护第三人利益的应然功能贯彻始终,才能实现责任保险第三人请求权的立法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