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99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1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6篇
法律   2108篇
中国共产党   924篇
中国政治   1286篇
政治理论   482篇
综合类   91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534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993.
我国治安学以本科教育为主,并基本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因对治安学研究对象未有共识、完整的治安学理论体系等因素,治安学尚不成其为成熟的学科,更因封闭与缺乏传承,治安学科发展遭遇瓶颈。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出路是立足区域特点,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实现特色发展。加强校局合作和对外交流才能使治安学科持续发展并保持活力,这也是突破学科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94.
在一区域性“十三五”前期研究项目座谈间歇,会议主导者聊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对倡导12词理念内容的重要性充分肯定,问题在于:“它是为专业人士”而准备的吗?字词太多了一些吧?不说高低差别,如果能像仁义礼智信、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句式般长短,就会好记了。  相似文献   
995.
治安秩序是治安学不可逾越的核心概念。研究治安秩序首先就要研究治安秩序的特征,将治安秩序与其它社会秩序区别开来。治安秩序是一种不能独立存在的社会秩序,它存在于社会秩序的临界点上,是从对立面才能证明其存在的一种社会秩序,是随着阶级秩序的出现而出现,是只能由刑法规范来调整的一种社会秩序,是其它社会秩序得以存在的基础。治安秩序的这些特征有助于人们对治安主体、治安学与公安学、警察学的关系、警察执法权威根据等问题作出合乎理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孔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仁""礼"思想中所蕴含的道德教化、法制规范及社会和谐思想对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时代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其形成有着深刻时代和历史文化背景。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当下社会价值观引领、价值体系构建、文化软实力提升、美好人格构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孔子"仁""礼"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滋养与借鉴、传承和创新的内在辩证关系。孔子的"仁""礼"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突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重视个人与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国家义利观、落脚国家精神的筑建有着十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9.
域外刑法学者受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被害人学理论的影响,将犯罪是"加害—被害互动关系"产物的观念认知运用于刑法学中,深刻影响了刑法理论的发展。被害人过错行为的存在能够减轻犯罪分子的刑罚量是被害人学理论与刑法结合的第一个产物。德国司法实务中关于被害人自冒风险行为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可以阻却加害者行为不法的学理依据是洛克辛教授于1970年创立的客观归责理论下的被害人自我答责原则,而自1977年产生的被害人信条学被视为是关于被害人行为影响行为人不法的系统化理论。我国关于刑法意义上的被害人行为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理论发展尚未成熟,明确当下域外刑法意义上的被害人行为理论发展和我国就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可以明确我国在此问题上的进一步发展向度。  相似文献   
1000.
仁、义不仅是儒家伦理的基本概念,同时具有法哲学意义上针对于礼的正当性意谓。但对于法律正当性而言,仁、义的概念需要区分其相关含义。立基于礼的实在性而言,仁义的正当性含义表现为如下方面:第一,正当法理论存在于仁与公义的普遍正义观念当中,仁强调了人人平等的仁学主张,强调了为仁由己的人格独立性。第二,作为制度礼义的义强调了制度正义,它既体现在礼的制度中,也体现出礼义需要外在规制与协调。第三,作为裁断合宜的义,指征了司法领域内的行为判断标准。由此展示了法律正当性的多维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