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公民拥有私有财产的来源途径多样、表现形态不一、类型日益增多、数量不断增大。由于我国《继承法》及其司法解释都制订和颁布于1985年,许多新类型的财产和财产权利能否作为被继承人的个人遗产或应属于夫妻共有财产或家庭共有财产,《继承法》没有规范和确定.  相似文献   
72.
《学理论》2013,(5)
从某种意义上讲政治思想就是研究国家与政府的学说。但是国家是由人民所构成的,国家的权利来源于社会的契约。而让人们产生这种签订契约的行动的动力是人性,通过对人性的研究与国家功能上的研究,探索人性与国家间的关系,权利的来源与目的,从而更为科学的解决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3.
作为民事基本法的物权法,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它进一步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加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从而为私有财产保护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基础和更有利的法律保障。这是私有财产保护制度的再创新。  相似文献   
74.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保护私有财产权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护私有财产权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前提之一,只有承认和保护私有财产权,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私有财产法律保护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根据十六大  相似文献   
75.
袁传旭 《南风窗》2008,(18):85-87
清教革命的破坏程度以及持续影响时间远不及法国大革命,原因在于当时的英国社会已存在根深蒂固的保守传统和坚实的绅士集团,迫使清教各派遵守一些传统价值,把守一个底线,如,私有财产得到尊重和维护,宗教受到尊奉,从而为渐进改革留下空间。  相似文献   
76.
《学理论》2015,(12)
在政治学的历史沿革中,财产权一直是一个人们密切关注并加以研究的话题。试对洛克《政府论》(下篇)中第五章"论财产"以及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第九章"论财产权"进行比对分析,并通过对二者关于财产权的主要观点进行提炼,找出不同点,进一步探讨二者的论点对历史及现今私有财产观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7.
纽约,是一座生者和死者相互守望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闹市区,几乎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墓地。在学校、教堂、图书馆、商店、酒楼、咖啡馆,以及民宅的隔壁,可能就是一家殡仪馆。在这里,生和死并没有刻意被区分,它们是那么自然地交融在一起。这样的城市布局超出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一座城市的闹市区里,殡仪馆和  相似文献   
78.
关于完善《继承法》中法定继承人范围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继承法》颁布于1985年,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人民群众所拥有的私有财产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如果我们仍坚持现行《继承法》所规定的法定继承人范围,将导致遗产无人继承的情形日益增多。为尽量不将遗产收归国有或集体所有,笔者认为应适当修改现行《继承法》所规定的法定继承人范围。  相似文献   
79.
吴海 《新民周刊》2012,(20):36-38
据说为了讨好普莉西拉·陈只会说汉语的奶奶,扎克伯格在一段时期内每天早晨都会跟一名家庭教师学说汉语。"白富美"配"高富帅",这是王子娶公主的现代脚本。可是,今年的5·20表白日,对于很多颇有点资质又对婚姻怀揣梦想的中国女孩来说,她们的优越感被狠狠地泼了一下冷水。  相似文献   
80.
隋洪波 《学理论》2013,(32):39-41
马克思视野中的"人的问题",就是作为现实的历史的人如何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逻辑构架看,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的自由,归结为无产阶级克服劳动异化、消除阶级分化,并把扬弃私有财产制度当作是克服异化劳动、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手段。追随马克思的思路,我们可以澄清在资本主义时代"人的问题"的本质,洞悉"人的问题"产生根源,从而为社会主义新社会彻底解决"人的问题"提供理论上的背景支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