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考进士,中状元,是帝制时代读书人的共同理想。不过,那时的科举,录取率很低,据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一书对明朝科举录取情况的统计:“乡试录取率在4%左右,会试录取率在10%左右”。意思是1000人参加考试,大约只有4人考上举人,这些举人还要进入殿试,不被刷下才能成为进士,所以明朝进士录取率,最多也只是4‰。可见,古代科举考试,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得了的真是凤毛麟角。而在这残酷的淘汰比拼方式下,五代末、宋朝初的窦禹钧一家,五个儿子却全部考中进士,后来个个身居要职,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32.
“科举取士”是古代中国的特色之一。在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它较好地畅通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渠道,使贫寒子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但科举的公平是相对的,对高官和皇族常有优待,不但其子弟可上较好的学校,而且有门荫制度,“官二代”可通过门荫直接进入仕途。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也容易得到考官关照。  相似文献   
33.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完全称得上是古代的高考。科举之路,一可光宗耀祖,二可顺利踏上仕途娶娇妻发大财,正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面对如此诱惑,古人为顺利考取功名,可谓费尽心思,夹带半个巴掌大的蝇头书进入考场、贿赂官吏、买通负责搜身的士兵等,种种作弊方法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34.
古代科举考试,进考场跟进监狱一模一样,考生要穿单衣单裤单鞋,查完脱下来检查身体。然后检查文具用品,怕小抄儿塞进笔管或砚台里。安检后关进小号答题。除了来回巡视的考官外,考场上还要建个炮楼,叫"明远楼",供考官居高临下监视……  相似文献   
35.
李志刚 《政府法制》2012,(33):30-31
提起古代官员平时读啥书?大家很容易想到“孔孟之道、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等,毕竟古代以儒学为正统文化,科举考试也以此为内容,其实,这样的想法符合逻辑,但不太符合历史实际,多少有点想当然。  相似文献   
36.
北宋王安石对科举考试的形式内容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使儒学对科举全面统治,深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并对后世的科举及现代的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原则,重视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7.
王国维青少年时代经历的科举考试历程至今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需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王国维参加科举考试史实的某些记载和表述,尤其是诸多年谱的记载和表述差异较大,读者无可适从,必须予以澄清。二是这段科举历程历时八年之久,王国维却从未热切地追求过,也未能决然地放弃过,原因何在,也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8.
陈鹏 《法制博览》2009,(21):28-28
黄观在明代的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次第一,后人用“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问无”来称赞他创造科举考试史上的奇迹,可是在明代的登科录中,却没有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39.
高芾 《法制博览》2009,(15):31-31
古话说:场中莫论文。科举考试这东西,和那诺贝尔文学奖仿佛,搜中的能人异士固然很多,漏掉的也不少。最牛的是状元,称为“大魁天下”,其实明清三百来个状元,真正成大器的甚少。因为中不中状元,实在与个人的才学无关。  相似文献   
40.
李晓巧 《廉政瞭望》2023,(13):65-65
讲宋代理学,必言“程朱”,“朱”即朱熹,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清三朝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标准,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这位著名的思想家、大学者,有个鲜明特点——较真,这体现在学术、作诗词与做官等方面。《宋史》记载:“(朱)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这时朱熹才四岁,可见其自幼就具有强烈求知欲。朱熹一生学问推崇“格物致知”,穷究事和物的道理,不仅对儒家典籍深学精研,对当时的科学也有相当研究,以至于20世纪世界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认定“朱熹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自然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