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清代福建科举的地位在全国已相对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了科举大省的地位,乡试举额位于全国各省前列。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平定台湾后,台湾成为福建的一个府,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单独建省为止。在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台湾的科举考试完全按照福建省的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42.
人们常说,读书人如果可以高中状元,就如同鲤鱼跳过了龙门,从此脱离凡胎肉身,飞黄腾达。这对于通过科举考试步人仕途,扭转命运的学子们来说,的确是形象的比喻。那么,北京城里究竟有没有这样的“龙门”呢?  相似文献   
43.
考进士,中状元,是帝制时代读书人的共同理想。不过,那时的科举,录取率很低,据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一书对明朝科举录取情况的统计:“乡试录取率在4%左右,会试录取率在10%左右”。意思是1000人参加考试,大约只有4人考上举人,这些举人还要进入殿试,不被刷下才能成为进士,所以明朝进士录取率,最多也只是4‰。可见,古代科举考试,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得了的真是凤毛麟角。而在这残酷的淘汰比拼方式下,五代末、宋朝初的窦禹钧一家,五个儿子却全部考中进士,后来个个身居要职,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44.
考试之旨,首在取士。考试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工具,从技术层面看,有能够撑起其实现公平正义的竞争技巧;从理论层面分析,其背后又有能够合理解释其存在发展的道德依据。本文以科举考试制度出现前后的考试思想比对为明线,以考试思想的发展脉络为暗线;抽象和提炼科举考试制度在古代考试思想发展史上的承接性意义,为今之考试理论的发展方向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45.
明清易代,华人南渡越南,与当地人逐渐融合,遂形成明乡人。越南王朝对明乡人采取相对宽松优厚的政策,使其落地生根。明乡人积极参与当地社会各项事业,为当地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越南王朝也允许其参加科举,入仕为官。《重修旧宦科缘碑记》是记录嘉定明乡社人参与科举的重要证据。在艰苦的条件下,嘉定明乡社人成果丰硕,名人辈出,是明乡人异国科举的代表。  相似文献   
46.
晏建怀 《唯实》2011,(1):96-96
北宋文人柳开年轻的时候,尚气自任,贪图虚名。某年,去参加科举考试,为了引起主考官的注意,他穿着象征士人身份的华丽衣服,还把自己撰写的数千轴文章用独轮车推着,直奔主考官面前。可是,主考官读了他的文章后,觉得意境一般,文采平平,远不如他那衣服漂亮。  相似文献   
47.
黎淳是岳阳华容县人。他是明代科举考试中唯一的湘籍状元,官至礼部尚书,明代湘籍名人如李东阳、刘大夏、杨一清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李东阳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先生清德重望,诚可谓一代伟人矣!”  相似文献   
48.
台湾归属清朝版图后,清廷在台湾实施科举考试制度。由于台湾刚刚归附清廷,为了笼络边地士子之心以收巩固边疆之效,朝廷特为台地士子在福建乡试中设立专门保障名额。康熙二十六年凤山苏我考中举人,是为台湾举人之肇始;光绪二十八年台北高选锋、嘉义黄凤翔、安平王仁堪考取举人。是为台湾举人之尾声。虽然清代台湾举人数量并不多,但影响力较大,本文拟就清代台湾举人概况作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49.
吴琼 《今日民族》2016,(4):28-31
洞经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瑰宝,在云南很多地方至今都有流传。本文是一篇十分写实的田野报告,为我们勾勒洞经音乐比较完整的礼仪过程。看到文章标题,有人可能会疑惑。洞经音乐,是儒家音乐吗?本文这个说法,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据洞经音乐的权威学者吴学源先生介绍,洞经音乐的确应归入儒家,而不是通常认为的道家。本文作者长期从事洞经音乐研究,与吴学源先生持有一致观点。关于洞经音乐的归属,这里不展开介绍,有兴趣探究的人,可以关注吴学源先生的有关论文。  相似文献   
50.
秦祖明 《学习月刊》2014,(24):25-26
晚明利玛窦将西方科学引介到中国,开西学东渐之先河。利玛窦时代正是西方科学革命刚刚兴起的时代,中西科学发展水平差距并不大,仍在同一起跑线上。利玛窦等一批耶稣会士孜孜不倦地向中国引介西方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