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369篇
中国共产党   149篇
中国政治   407篇
政治理论   85篇
综合类   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近年来,国内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迅速发展,本文对学术界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国内的研究现状做了整体介绍.  相似文献   
82.
马西略是西欧中世纪晚期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在其著作《和平的保卫者》一书中,激烈地反驳教权派的教权至上的主张,他第一次唤起了至高无上之世俗组织的概念。法律思想是马西略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提出了立法权在民,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来源这一中世纪激进的观点,该观点中蕴含的民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公众参与立法制度作为现代民主立法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行与完善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我国公众参与立法制度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其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4.
比较中、德两国检察机关不起诉率数据并研究相关资料,发现我国刑事诉讼的不起诉率呈现出一种不太正常的低迷状态。其原因主要在审查起诉的理念设计、案件划分理念以及不起诉制约程序和政策走向等方面。中国刑事诉讼的低不起诉率存在问题,应当转变观念,使每一个不起诉决定的做出都是建立在对案件事实分析的基础上的,使不起诉制度可以真正建筑于人权保障的基石之上。但是,也应当看到,中国不起诉率如此之低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必须刻意将其推到一定高度。  相似文献   
85.
林坚 《探索与争鸣》2008,1(3):20-24
马克思的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主要有:文化不仅表示精神生活、知识、意识形态,也具有社会生活方式、文明形态的意义;唯物史观是研究文化问题的方法论基础;文化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人类文化产生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发展存在不平衡;把自然史与人类史划分为两类文化;各民族社会有不同的文化、历史形态,随着普遍交往,正在形成一种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86.
试论中国人的“关系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关系本位"的社会,这是儒家经典积淀的结果.本文将这种"关系取向"定位为"关系理性",并在韦伯的理性框架内,将"关系理性"理想类型地划分为价值型"关系理性"和工具型"关系理性".进而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行动者的行动遵循价值型"关系理性"的原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种价值型"关系理性"在市场导向的社会转型中,逐渐迂回地成长为了一种工具型"关系理性".  相似文献   
87.
罗高利 《公民导刊》2008,(12):43-45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这为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要努力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就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行使好立法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  相似文献   
88.
89.
《法治与社会》2007,(5):4-15
从来没有哪一部法律像物权立法这样充满曲折和反复,这与物权法本身的重要性及中国转型期的经济社会变更密不可分,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它上涉国本,下系民生,围绕着物权立法的种种争议,其实质就是不同权利划分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90.
公物作为行政之"物的手段",本该与行政之"人的手段"——公务员并重而成为行政组织法之构成关键,但我国行政法学界对公物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由此也导致了我国公物管理的混乱局面。这与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基础是极不适应的。公用道路(如铁路、水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作为公物之典型表现,行政主体对其设置和管理往往会给附近居民带来一定的不利益。笔者认为应当确立对这种不利益的补偿和救济手段——"增强利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