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朱晓喆 《中外法学》2010,(3):394-408
@@ 大陆法系的近代民法深受自然法思想的影响.弗里茨·维亚克尔认为,在17、18世纪,欧洲的法律科学、立法和法律实践都受到由启蒙思想赋予其新面貌的自然法学说的影响.尤其是在私法领域,理性法祛除社会生活中的非理性力量,诸如权力、身份、权威之类,并使得私法得以脱离罗马法文本和古老权威的束缚,开启近代私法自治体系的建构之路.[1]  相似文献   
22.
杜威哲学和笛卡尔哲学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二者不论是在形而上学体系的致思范式和方法论方面,还是在理性认识和社会价值观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但是,如果从哲学思想的历史流变中加以考察,可以发现前者对后者的可贵超越。杜威以"经验观念"为基础的实用主义哲学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唯理论的超越,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一、引言体验哲学(embodiment philosophy)是西方哲学的一个老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由形式(form)和质料(matter)构成的,体验是一个个体化(individuation)的问题,一定的质料只能同一定的真实质料相结合的认识论反映了他的唯实观,他的体验个体化论始终困扰着哲学家。后  相似文献   
24.
刘俊 《前沿》2013,(22):45-46
本文以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为依据,首先简要分析了笛卡尔的六个沉思的内容和结构,其次探讨笛卡尔哲学中的理性与上帝,提出了崇高的理性和两面的上帝的概念,最后论述两者之关系即理性来源于上帝和上帝屈从于理性.  相似文献   
25.
张端信 《理论探讨》2008,5(2):56-59
为了突破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困境,皮尔士提出了一种可误主义的知识理论.但皮尔士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客现真理的追求,他的实在论向人们表明在认识探究过程中,虽然没有任何可靠的基础给我们提供保证,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追求客观的真理(终极的实在).因为人类认识过程(尤其是科学进步过程)就是通向真理的"长征".就是不断向实在的趋同.  相似文献   
26.
熊培云 《南风窗》2007,(20):71-73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变成了"我消费,故我在"。毫无疑问,从1992至2007年的15年间,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整体上获得了很大的提高。然而,敏感者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卑躬屈膝做了物欲症的奴隶。尽管现在的  相似文献   
27.
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笛卡尔哲学在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上帝和灵魂问题的思考,再是道德哲学作为完美果实的出现,最后是其政治哲学思想的论证。和学界的一般理解不同,本文认为笛卡尔哲学的中心问题并非是知识的确定性原则,超越的价值论维度才是笛卡尔知识之树所要表达的重心所在。正是在价值论的向度当中,笛卡尔哲学彰显了其整全性意蕴、理论旨归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8.
张江婷 《学理论》2013,(3):25-27
笛卡尔的哲学体系包含几个重要的命题:"我思故我在","天赋观念说"、灵魂肉体两分说,这些都建立在他对上帝及其存在的论证上。"我思"推出"我在","我在"的不完满性推出必有完满的"上帝",因此有上帝赋予我们灵魂的"天赋观念",才使得人们从一无所知开始追求真理。笛卡尔肯定"上帝"的存在,肯定"上帝"是"永恒的、全知的、全能的、一切真与美的源头、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所以笛卡尔不是反对"上帝",而是对经院哲学和神学中宣扬的"上帝操纵人的一切"的观点的不满。他提倡理性,认为人们应该排除感性的干扰正确认识自己,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取真正的知识,发现真理。  相似文献   
29.
本文分析考察了笛卡尔普遍怀疑的过程、缘由、依据和目的 ,认为笛卡尔把“清晰明确”作为知识的基础和接受事实的原则 ,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基本特征。在知识、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 ,对于个人有限的大脑潜力而言 ,或许不必刻意追逐快速增长的知识进程 ,在掌握一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拿出怀疑主义的勇气 ,清除心中的一切成见、偏见、疑虑和外来的干扰信息 ,使思维达到清晰明确的豁然状态 ,似乎更益于激发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30.
权力的平衡是一种公认的隐喻表达,经典力学理论通过“隐喻”的方式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认识。18世纪的均势隐喻发生了巨大变化,均势隐喻的嬗变既取决于控制相对权力兴衰的军事经济动态,也取决于基于宇宙学之下规则和论述的建构,新的宇宙学建构使得权力政治和均势政策合法化和自然化。这一时期有关国际关系智识的增长和进步有赖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促使“牛顿—笛卡尔式”国际关系本体论伴随新的国际秩序诞生,这一本体论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均势的隐喻不仅代表了彼时国际政治的特征,更代表了启蒙运动对科学的信仰,以及在唯物主义自然哲学下人类对自己控制世界和未来的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