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01篇
中国共产党   92篇
中国政治   140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1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半月谈》2005,(4):76-76
我曾在街头目击了一起打斗纠纷案.其中有一人被打致死。法院开庭时通知我出庭作证。我向厂长请假,厂长不同意.理由是生产处于旺季.走一个人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后来法院来做工作,厂长勉强同意了。但我因出庭作证被扣去两天工资。请问.厂长这种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52.
证券监管与权力资源的再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韬 《法人》2008,(9):58-60
各种违法违规现象的久治不愈始终是阻碍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面对外界执法不力的批评,证监会的一个抗辩理由就是,法律对其授权不够,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保障,因此才导致了执法效能的低下  相似文献   
53.
《行政处罚法》的新规并未直接揭示裁量基准的制度定位,学界目前依然存在着“依据论”与“理由论”两种观点。实际上,依据裁量基准的形式外观与现行立法的规范用语并不能证明裁量基准属于裁量行为的“依据”,相反,根据权源性标准和拘束性标准,可以得知裁量基准并非“依据”。同时,通过对裁量基准与裁量理由的实质分析,可以发现二者之间不仅有着理论上的同质性,而且存在着内容上的同构性。不仅如此,裁量基准的运行机制也进一步验证了裁量基准属于“理由”的判断。不过,裁量基准绝不是“理由”的等同概念,而是“理由”的一种规范化表达,“规范”的形式赋予了裁量基准独立的制度定位。  相似文献   
54.
“同时犯”是关于罪数(竞合)的规定。以犯罪成立条件作为罪数判断标准,“同时犯”前款行为与其他犯罪之间,无论在文理上、类型上,还是事实上,都系数罪关系。“同时犯”规定省略了处置理由,导致数罪与处置规则之间衔接不畅。应确立“先犯罪构成,再犯罪构成关系”的罪数(竞合)规则。数罪并罚的处置理由是犯罪成立条件之毫无重合;从一重罪从重处罚的理由是犯罪成立条件之部分重合,包括构成要件行为重叠与构成要件法益重叠。从一重罪处罚的理由是犯罪成立条件之完整重合,但有犯罪成立条件部分重合的情形,此时,司法上应当在从一重罪处罚基础上适当从重。能够与帮信罪“同时构成”的“其他犯罪”,只能是刑法分则中以提供行为作为构成要件行为类型的罪名,不包括关联犯罪共犯罪名。  相似文献   
55.
善意取得制度是世界各国物权法所确立的一种重要法律制度,传统的善意取得制度仅适用于动产,随着《物权法》的通过,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也在法律层面上得以确定,使得善意取得制度更加完善,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保护交易安全和维护整个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维权意识也逐渐增强,同时辩诉交易制度也越来越受到了法律界以及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我们应该分析辩诉交易存在的优点与缺陷以及在我们国家的适用范围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更好地融入我国司法制度当中,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7.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虽然在法律传统有很大的差异,但两大法系都有相关的答辩制度,并承载着独立的内在价值。虽然我国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建立了被告强制答辩制度,但笔者认为该制度并未落到实处,在司法实践中仍然是民事被告可以不答辩制度。因此,本文在简要介绍英美两国民事诉讼答辩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民事被告可以不答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8.
自新《刑事诉讼法》颁布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配套规定的补充修改。在这一轮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大变革中,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无疑是众多亮点和重点之一。以加拿大的刑事法律制度作为参考系,我国刑事简易程序中似乎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印记。不过,我国修改之后的刑事简易程序并未照搬照抄国外的相关规定,而是秉持西学东渐的态度,在尊重刑事诉讼结构与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发挥着提高诉讼效率和保障被追诉人诉讼权利的双重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刑事简易程序仍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斟酌的地方。对这些不足之处的完善,将有益于其更好地发挥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9.
庭审答辩是公诉人在庭审过程中,针对辩方的辩解和法庭调查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辩论行为。在庭审中,公诉人已经通过法庭举证、质证、综合分析证据,证实了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此时公诉人若能对辩方的狡辩进行强有力驳斥,一定会取得更佳庭审效果。如何提高庭审中公诉人答辩水平,取得最好庭审效果,是公诉人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从运用逻辑基本规律的角度,浅谈几种答辩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0.
司法实践中,有些审判工作人员收到管辖权异议后,往往要求原告提出答辩。有的甚至认为,原告若不提出答辩,就要承担于己不利的法律后果。前不久,笔者就看到了这样一份管辖权异议裁定书,裁定书称,原告没有提出书面答辩,异议成立,裁定移送处理。这份裁定书给人的印象是:因为原告没有提出书面答辩,因此异议成立,故裁定移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