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1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1879篇
中国共产党   463篇
中国政治   1057篇
政治理论   419篇
综合类   77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公诉权的理论解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意志、刑罚权、程序正义是决定公诉权确立和发展的根本的法理依据。在权能的实现上 ,公诉权与刑罚权互为条件 ,公诉权来源于刑罚权 ;程序正义是公诉权发展的永久的根据之一。公诉权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公权力和具有系统制约性的诉权 ,以及具有对应性的事实主张权  相似文献   
22.
纵观国际私法的发展历史,从法律的单一适用到法律选择规则的出现,从单点要素的定向指引到多元利益的综合考察,从分配立法管辖权的选择方法到关注结果的选择方法,从片面强调主权优位到渐渐注重平位协调,仿佛总是有一根经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决定着国际私法理论之树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博登海默即曾指出:"在冲突法领域中,有关公平与正义的一般考虑,在发展这一部门法的过程中起到了特别重大的作用."[1]法律选择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私法的重要课题,传统国际私法形式正义价值观向现代国际私法实质正义价值观的转变在法律选择方法理论的变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作者决定通过对法律选择方法中正义追求演进过程的分析来揭示整个国际私法从形式正义走向实质正义的价值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23.
我国国家赔偿程序之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存在许多缺陷,在实践中造成了诸多弊端。除了赔偿范围狭窄、赔偿标准太低等实体方面的原因外,赔偿程序设计不合理也是其重要方面。建议将赔偿委员会设置在人大之下,同时完善赔偿的审理程序和执行程序,改进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24.
对于政体的研究自古以来都是政治学和法学的热点,先贤们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著是睿智而发人深思的。政体建设是否蕴涵着人类的价值追求?正义究竟由何而实现?民主政体的真正内涵何在?完美的政治制度是否存在?对于所有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做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哈耶克自由主义法律理论的解读,笔者提出了一种理解契约正义的思想理路。即在自由主义的视域中,自由是正义的核心价值,正义实为对人的意志本身的评价,而不能从行为结果衡量,因此,不管缔约人追求的具体目的如何,我们应以缔约人意志的自由状态作为评价契约是否符合正义的基本标准;普遍的契约自由的实现有赖于法律的保障,缔约意志实为其内在动机与外在法律互动的结果,唯有以契约法为核心的私法具有保障契约自由普遍实现的功能品性,因此,所谓契约正义实为缔约人依私法自由缔约的契约本身。  相似文献   
26.
于英红 《南风窗》2007,(22):81-83
杀妻案过去13年后,辛普森不但出版"杀人指南"挑衅检方敏感神经,还再次涉嫌重刑犯罪,给检方提供了"报复"良机,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性归宿。在涉嫌持枪抢劫赌城旅客而被捕近两个月之后,11月8日、9日,曾因杀妻案名噪一时的黑人前美式橄榄球明星辛普森(O.J.Simpson)在拉斯维加斯法院参加初审。辛普森这次被控以绑架、持枪抢劫、携致命武器入室行窃、威胁、攻击等7项重罪,如果罪名  相似文献   
27.
罗纳德·德沃金教授是继哈特(H.L.A.Hart)之后在英美法学界最负盛名的法理学大师。德沃金关注的一个中心课题是法院在处理法律并未提供明显答案的疑难案件时,法官如何作出正确判决。为此他提出了对法律的“道德解读”的方法。他的这个观点在包括法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等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既有肯定和赞同的意见亦有强烈的批判。笔者试图探讨这在轰轰烈烈的争论中成熟的法律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28.
杨涛 《法人》2007,(8):27-27
一个"自动售货机"式的法官无法给我们带来足够的正义,法官要尽可能摆脱司法解释的"路径依赖",在没有司法解释的日子,我们要用智慧来断案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超低价买卖房屋"、"妻儿挂名领薪"、"情妇收钱官员办事"等10种新型受贿方式,今起纳入法律的惩治范围。  相似文献   
29.
孙长民 《法人》2007,(8):35-35
制定统一的企业清算法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清算企业股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市场法律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社会契约的“订立”旨在使人类摆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作为国家“存在原理”,社会契约主旨是解决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其终极关怀是人民的福祉——保障安全、自由、财富和尊严等。但这些可欲的价值的实现须符合一种正义的原则和道德要求:平等对待和惠及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社会合作体系中的每一个立约者。平等、互惠构成弱势群体保护的社会契约基础和道德义务,也是社会契约和社会秩序的实现条件。在这一意义上,不保护弱势群体,社会契约目的就不能达到,政府合法性就被质疑。弱势群体保护需要对社会契约进行动态完善——创新保护模式、着力后续调整、突出经济权利、建立诉讼制衡机制、高扬人本立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