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30篇
中国共产党   322篇
中国政治   485篇
政治理论   230篇
综合类   24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孙长民 《法人》2007,(8):35-35
制定统一的企业清算法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清算企业股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市场法律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白贵秀 《河北法学》2007,25(3):137-140
"欧典事件"暴露出行政监管部门的失职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使权力由单向形式改为双向形式,即使"权力与责任相统一",使"有权力者必有责任".  相似文献   
13.
政府问责制是和谐社会下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目前,由于问责信息的不对称,政府对决策信息存在着高度垄断,问责主体的缺失,行政长官的零问责导致的行政权力膨胀,以及问责程序缺乏可操作性,问责外部缺乏明显的制度保障等等都是政府问责制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监察》2010,(7):24-24
本刊讯近日,浙江省出台了贯彻《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工作程序。《问责程序》共分21条,主要规范了问责程序启动、问责线索(材料)的管理及办理、初核、立项、调查、审理、报送问责建议、代起草问责决定、送达、监督执行、公开、复核等12项工作程序。《问责程序》规定省纪委、监察厅对通过检举、控告、上级机关及领导批示、人大、政协、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提出的意见建议、巡视、检查、考核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官员问责是我国公共部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它的推行将在完善行政监控机制、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重塑政府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近年来的实践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官员问责制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辽宁人大》2007,(12):42-43
今年“3·15”,郭德纲代言广告事件为媒体关注。实际上。近些年来,名人代言广告涉嫌违法或者内容虚假的事件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从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到政府监菅部门,如果有一个环节加强了对广告的审查,就可能避免一些虚假违法广告;而现在,很多环节在某些名人代言广告中都“沦陷”了。北京律师刘晓原以公民身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寄出建议书,建议有关部门修改现行《广告法》,将虚假广告的代言人也一同列为处罚对象。这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相似文献   
17.
尤洪阳  英晶 《中国监察》2010,(13):31-31
近年来,该市切实加大对领导干部失职渎职行为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查处整治。2008年以来,先后对5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给予纪律处分。2010年又对一起煤矿事故相关7名责任领导干部进行了行政问责,有效严肃了纪律,确保干部执行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法制》2010,(4):62-62
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有关规定.对703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在过去的一年里.从中央到各地问责办法的纷纷出台,到一批批官员被问责下马,在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杨小军教授看来.这表明,党和国家在廉政建设以及公务员作风建设上,  相似文献   
19.
朱文强 《小康》2010,(5):86-88
“一个是监管,对政府;一个是企业,最后关键问题还要看我们在调查过程当中涉及哪方面责任就追究哪方面责任。现在该追究谁.不该追究谁,没根据不行。”赵铁锤说  相似文献   
20.
智能传播时代,在定制化信息传播模式、算法过滤机制和选择性接触行为的多重影响下,公众极易被带有强烈自身偏好特征的同质化信息所裹挟和淹没,自缚于“信息茧房”之中。以其空间的封闭性、内容的片面性和传播格局的割据性,“信息茧房”不断重复和强化着人们的认知偏差,排斥异质信息与观点,阻滞社会信息正常流通,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影响力、凝聚力和引领力弱化的困境。化解“信息茧房”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从话语构建、技术把控、平台监管以及民众媒介素养培育等方面多管齐下,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竞争力,疏通信息传播渠道,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平台“算法”,不断优化网络生态,全面凝聚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