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孔子与管仲皆为先秦诸子中的代表人物,二人虽同属齐鲁大地,但却属于鲁文化与齐文化两个各具特征的不同地域文化的创言人.稍后于管子的孔子对管仲有着肯定性与否定性的双重评价,对这一问题的重新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孔子思想的真谛,也将有助于后人更好地继承齐、鲁文化的精髓并发扬其要义.  相似文献   
32.
官与厨     
江南尘 《奋斗》2001,(4):55-55
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以厨子出身而成大气候者。一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嬖臣易牙(一作狄牙,即雍巫),他是出名调味师,备受桓公信用。管仲死前说他“杀子适君”,违反人情,不可重用,齐桓公不听。两年后,齐桓公病,易牙与竖刁乘机作乱,阻塞宫门,杀群吏,驱逐太子,立公子无诡为君,致使齐桓公断食而死。这是从厨子起家最终坏了大事一例。  相似文献   
33.
陈抗行  耳东东 《小康》2008,(1):89-89
管仲或许称得上世界上第一个发动"经济战争"的高手。《管子.轻重》中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如果这个故事属实的话,那么管仲或许称得上世界上第一个发动"经济战争"的高手,实施经济杯葛主义(boycott)的大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34.
《党的建设》2010,(2):50-50
"任人唯贤"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但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初期,能够提出"任人唯贤"思想并勇于实践,则是了不起的历史创举。殷周以采用人政策的传统是"唯旧"、"唯亲",依据的是出身门第,这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分封世袭制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35.
中国在春秋时期就产生了"法治"思想和出现了法家人物,但学术界主流观点把管仲当作法家的先驱,对法家子产不用法家称谓,对另一法家范宣子则只是作为孔子法制思想的陪衬。本文认为,管仲不是中国古代法家的先驱,早期法家是子产、邓析和范宣子。子产是第一个法家政治家,范宣子是第一个法家思想家,邓析是第一个私身法家(律师)。  相似文献   
36.
石俊志 《党建文汇》2014,(11):47-47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被人评价说“能力一般、长相一般、贪财好色、人品很差”.但他有一个优点:会带队伍,会用人才。齐桓公最重用的人才,非管仲莫属。史书上记载,管仲被齐国任用为相后,推行改革,齐国逐渐强盛,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相似文献   
37.
管仲法律思想的核心是“修旧法 ,择其善者而业用之”(《国语·齐语》)。这里的“旧法” ,指旧礼法制度 ,既包括礼 ,也包括法。“业” ,即改造创新的意思。这是管仲在齐国进行内政改革的指导思想。管仲的法律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西周时期 ,经过周公制礼 ,使礼上升为国法 ,成为奴隶社会两种法律规范形式之一 ,起着法的作用。姜尚建齐治齐 ,坚持“以礼治国”的思想传统。管仲任齐相之后 ,继承了这一传统 ,非常重视礼在治国中的作用。他在《管子·牧民》篇中说 :“国有四维 :一维绝则倾 ,二维绝则危 ,三维绝则…  相似文献   
38.
一鹤  京华 《法庭内外》2007,(3):14-19
在讲述张恩照的故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成语故事。这个成语叫“勿忘在莒”。 这个成语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次齐桓公和宰相管仲、大夫鲍叔牙、宁戚四人—起喝酒,喝到高兴时,齐桓公对鲍叔牙说:“为什么不给我祝酒?”鲍叔牙听了,就双手捧着杯站起来说:“希望您不要忘记流亡在莒国的时候;希望管仲不要忘记在鲁国成为阶下囚的日子;希望宁戚不要忘记在齐都城外放牛的时候。”  相似文献   
39.
贾志刚 《各界》2010,(1):38-43
管仲名夷吾,字敬仲,齐国人,出生于今日安徽颖上县。管仲的祖先是周王室的同宗,他的父亲管庄是齐国大夫,但家道到管伸出生后开始没落。管仲和鲍叔牙志向相同,兴趣相近,家庭背景相似,因此,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40.
李兴濂 《各界》2010,(1):44-47
管伸(约公元前730-646年),春秋时期颍上人。少时家贫,曾以经营小商为生,长期活动在社会下层,比较了解民众。后来因鲍叔牙的推荐,得到齐桓公的重用,“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他为了齐国的富强,以大半生的精力,从事改革,在历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