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90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130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社区治安信息是关于社区治安管理工作和社区治安形势、治安状况以及治安环境的具体表征和反映。强化社区治安信息采集是各级公安机关实现治安动态管控的基础工作,通过入户走访、访谈调查、现场观察、资料分析等方法,客观地获取各类治安信息,为有效开展社会治安动态管控打下坚实基础,实现社区治安信息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52.
王红侠 《共产党人》2013,(17):23-25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自治区“一号工程”,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发展的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作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主力军,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化工基地已建成和规划建设年产85万吨煤基甲醇、21万吨二甲醚、50万吨煤基烯烃、6万吨聚甲醛、5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400万吨煤制油项目、200万吨烯烃二期等多个化工项目。规划与建设项目多、投资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员工队伍年轻,如果没有强力的监督措施跟进,没有健全的防范机制约束,没有严厉的惩治制度威慑,就很容易出问题。  相似文献   
453.
流动人口在促进我国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中高危人群犯罪现象也十分严重。课题组对其犯罪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各地区的流动人口高危人群有着共同的犯罪特点,如犯罪类型以侵财犯罪为主,犯罪高发时间多数在元旦后春节前,犯罪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犯罪人员居住地点多数选择在出租房内等。针对流动人口高危人群犯罪的特点,公安机关应当建立科学有效的管控机制,如信息化管控机制,案件发生快速反应机制和社会综合治理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454.
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将所有吸毒人员信息及时纳入计算机系统的查询和统计范围,实现信息共享、网上跟踪、有效管理、动态监控。建立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应重点抓好吸毒人员的排查、收戒、管理、信息维护、管控系统的实战应用等重要环节。我国戒毒模式从国情出发,目前主要有自愿戒毒、强制戒毒、劳动戒毒和康复戒毒。  相似文献   
455.
456.
在中国倡导的"澜沧江—湄公河"(以下简称澜湄)合作机制下,澜湄流域各国守望相助,互施援手,共同遏阻疫情蔓延。边境管控作为防止疫情跨国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收集整理了疫情发生以来澜湄流域各国出台的出入境政策与措施,对疫情防控形势下澜湄流域跨国犯罪的特点、趋势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为我国执法部门的应对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57.
风险防控思维是应急治理重要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要求应急治理工作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本文用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强化"两个根本"、用应急治理制度安排的法制化和权威性推动构建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用应急治理方法手段的专业化和系统性来支撑保障集约化和高效性、用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等几个观点引导,提出实施风险防控思维下的新时代应急治理策略:扭住关键将风险防控思维贯穿应急治理各领域和全过程,前移关口强化应急治理中的风险管控,以预防为主完善风险防控思维下的预防性应急管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58.
将失信惩戒纳入行政处罚体系是当前失信惩戒法治化的主流进路。这无法解决将违约、违法行为视为失信行为并加以公法制裁的合法化难题,又不能充分救济相对人,也难以充分承担社会信用制度的功能期待,还有碍于社会信用制度的体系化。从管控资源配置风险出发,信用是基于信用数据的交易可信度评判工具,失信惩戒是为了管控资源配置风险,而非对失信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实施以风险管控为目的的失信惩戒,既符合行政机关的资源配置主体身份,也符合社会治理创新的需要与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革新的趋势。在大数据时代,失信惩戒法治化框架之建构当以信用算法的规制为中心,以风险管控原则统领信用算法,以个人信息权益与相应国家保障义务为具体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