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篇
法律   616篇
中国共产党   313篇
中国政治   549篇
政治理论   140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看守所接受办案机关委托审查被羁押者通信制度是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之间的互助制度。该制度具有厘清看守所审查被羁押者通信的角色和地位、综合反映看守所功能、改善看守所与被羁押者的关系、推动看守所接受委托审查被羁押者通信制度规范化的价值;但也存在控制通信优位于保障通信、制度设计面临实施困难的弊端。应当明确委托审查的范围、委托审查的手续、委托的授权范围、委托后对通信的审查等内容,建构看守所接受委托后审查被羁押者通信制度审查报告义务制度、审查的责任承担制度、修改审查内容的通知制度。  相似文献   
92.
1935年的台湾博览会,台湾总督府作为策展者,力求将台湾装扮成“繁荣”、“昌盛”的形象,这些展示成了外界判定“日本殖民有功论”的资料证据。当时,台湾知识分子对博览会有相关的记述和叙事,他们以自己的“小叙述”,或纠正,或对抗策展者的“大叙述”。经由博览会这一空间,可以解读出台湾“殖民现代性”的驳杂性和多义性。  相似文献   
93.
《影的告别》在主体领域,排演了一次对主体的突围活动,用影的选择宣告了作为主体的人的失败,塑造了一个彷徨于无地的他者形象,是鲁迅对主体身份和出路的一次现代意义上的思考。全篇的意义:只有从《影的告别》中的"影"的形象——告别自我的他者形象——出发,才能将《野草》各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解读,从而真正理解《野草》主体形象的后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94.
95.
96.
章志远 《探索与争鸣》2022,(1):92-99+179
人民法院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法治政府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既关系到行政审判制度的发展,也影响到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是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的重大课题。具体而言,人民法院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应该有三重角色: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监督者,人民法院应当守护依法行政的底线,践行行政诉讼制度的初心使命;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支持者,人民法院应当服务涉政中心工作,拓展行政诉讼制度的治理功效;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助力者,人民法院应当促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养成,强化行政诉讼制度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97.
潘莹莹  杨雪冬 《探索与争鸣》2022,(11):79-90+178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考验着各国政府的治理韧性。治理的韧性是制度设计力、能动者执行力以及治理对象调适力之间相互增强的结果。基于“压力型体制”分析框架,通过选取武汉、沈阳和石家庄三座大型城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为案例,利用各类资料还原三座城市疫情暴发和防控的展开过程,可以探讨在同样的压力下不同地方的治理调整过程,进而得出治理韧性的生成机理。疫情有效防控中的治理韧性通过三种机制生成,这三种机制可以概括为“零减压阀”“政府间目标重合”和“制度-能动者”之间的相互赋能。充分发挥后两种机制的作用,尤其是能动者的作用,对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因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在受讯问时.有受暗示性较强、依从性及内化性较强、更容易作出虚假供述的特征,因此对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应有特殊的法律规则进行规范。具体而言.应当建立对精神障碍嫌疑人进行适合讯问的评估制度,对于可以在适当成年人在场的情况下讯问的精神障碍嫌疑人.在讯问时应让适当成年人在场对嫌疑人进行保护并监督讯问行为。另外,基于精神障碍嫌疑人对抗讯问的能力较弱,应限制适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容许性的讯问策略.其它讯问策略也不得超出精神障碍嫌疑人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99.
达尔文去世时,他的思想已经在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中间形成了重大影响—尽管他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大部分人不会把达尔文看做是心理学家。事实上,他的工作开启了心理学领域的革命。在达尔文之前,哲学猜测主宰着我们的心理学理解。但即使是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休谟、洛克、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也只能描述当下的精神事件和行为,而不能解释它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
立法     
《人民政坛》2012,(12):4
精神卫生法通过明年5月1日起实施据新华社2012年10月26日报道,10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从1985年到2012年,走了27年艰辛立法路,是我国首部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权益的法律,自明年5月1日起实施。该法共七章八十五条,其中,明确了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实行自愿原则,设计了非自愿治疗的前提条件,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