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8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线粒体16srRNA和ND4基因在种属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一种用于种属鉴定的线粒体DNA(m tDNA)16 srRNA和ND4基因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检测体系。方法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 er 5)对两个m tDNA序列ND4基因和16 srRNA基因设计两对引物,每对引物中的一条在5’端标记荧光素(6-FAM)。按传统复合扩增技术建立复合扩增体系,用AB I PR ISM 310基因分析仪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人类DNA扩增产物出现两个峰,片段大小分别为110bp的人类特异片段和149bp的人与动物共有片段,而动物DNA扩增产物出现一个峰,片段大小为149bp。对30个实验室存放5~15年的陈旧人血痕也能明确判断其种属来源。结论该体系可以明确区分人源性生物检材与其它常见动物样本,对实验室长期存放的陈旧检材也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92.
线粒体DNA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细胞内存在两套基因组 ,一套是细胞核内的基因组 ,即核DNA(nuclearDNA ,nDNA) ;另一套是位于细胞质线粒体内的基因组 ,即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 ,mtDNA)。由于线粒体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基因组自身特点 ,使得mtDNA在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发育遗传学和法庭科学等领域受到了广泛重视。一、线粒体DNA概述(一 )线粒体DNA的结构线粒体DNA呈闭环双链结构 ,由 16 5 6 9bp组成 ,外环为重 (H)链 ,内环为轻 (L)链 ,两条链都有编码功能[1] ,共含有 37个基因。mtDN…  相似文献   
93.
线粒体DNA(mtDNA)异质性的存在使其在法医学应用变得复杂。本文对mtDNA异质性形成的可能原因、异质性的分布和遗传特点、异质性的筛查和定量方法、异质性对法医学的影响以及异质性的研究和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异质性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中国蒙古族群体mtDNA测序的聚类分析及其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一种既节省模板、又能延长测序长度的m tDNA单倍型(群)分析方法,构建中国蒙古族mtDNA单倍型类型关系树。方法用复合扩增、巢式PCR对201名中国蒙古族m tDNA样本进行D-环区、3010~3460、4640~5204、10171~10659和14478~15204编码区域的测序分析,部份样品进行L3953/H4508等区域的测序;根据其多态界定各样本单倍型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L15996/H107等巢式PCR扩增产物经测序检验结果互不干扰,其分型以A等东亚人群常见的单倍型(群)为主,包括部份HV、K、J、I和U等欧洲人群优势单倍型(群),23个单倍群和共53个单倍型全部归为欧亚人群特有的M和N两大类单倍类群并呈巢式聚类。结论本研究选取的测序区域适用于构建我国各民群的m tDNA单倍型(群);复合扩增、巢式PCR法既节省模板DNA,又延长测序的长度,适用于法医学、考古学研究中的微量样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95.
随着DNA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法庭科学实验室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分析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即核DNA),由于其鉴别能力强,使得核DNA成为法医DNA分析的首选遗传标记.核DNA分析的方法学与统计学已被广泛接受,尤其是以PCR为基础的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已被法庭所认可.  相似文献   
96.
用DNA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推断年龄,已成为法医学和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目前用于年龄推断研究的DNA标记主要是线粒体和端粒。本文从线粒体DNA和端粒的概念、线粒体DNA的缺失和突变、端粒长度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法医实践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筛选线粒体DNA异质性的DHPLC方法;检测线粒体DNA高变区的异质性频率。方法选取尸体18例,分别提取血、心、肝、脾、肺、肾、胰腺、脑、肌肉、皮肤、肋骨、指甲及毛发的mtDNA,用DHPLC筛选异质型样本,并用直接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9例个体存在异质性,肌肉组织出现的异质性频率最高。结论正确认识线粒体DNA异质性对于法医学应用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应用HID Ion GeneStudioTM S5测序系统对毛干样本线粒体全基因组分型结果的异质性进行探讨。方法采集8名无关个体的口腔拭子、血液及同一个体不同部位毛干样本,使用Precision ID mtDNA Whole Genome Panel对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扩增,应用HID Ion GeneStudioTM S5测序系统对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分析检测。结果2名个体的颞部毛干样本线粒体DNA出现异质性,其余6名无关个体的口腔拭子、血液及不同部位毛干样本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分型结果均一致。8名无关个体共观察到119个碱基变异,个体的变异位点数目分别为29、40、38、35、13、36、40和35。结论应用HID Ion GeneStudioTM S5测序系统可全面了解序列多态性。  相似文献   
99.
在对照组(Cu 11 mg/kg,A组)基础上设高铜组3个(110 mg/kg、220 mg/kg和330 mg/kg,分别对应为试验组B、C、D),试验期为60 d,在12、24、36、48、60日龄采集肝组织,提取线粒体,测定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Ⅳ和Ⅴ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11 mg/kg和110 mg/kg铜日粮添加组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Ⅳ、Ⅴ的活性呈增加趋势.220 mg/kg和330 mg/kg铜日粮添加组肉鸡肝细胞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Ⅳ、Ⅴ活性减弱,但主要在试验后期,尤其是48日龄之后,比对照组和各组内的试验前期下降明显(P<0.05).说明高铜日粮在一定程度上对线粒体复合物活性是有利的,但过高的铜添加到日粮中(≥220 mg/kg)可降低肉鸡肝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的功能活性.据此可以推测,线粒体是机体铜过量状态下侵害的靶部位之一,而且能作用于线粒体各个复合物,造成线粒体呼吸功能减弱,呼吸链中电子传递发生故障,从而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00.
粪便DNA提取及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人类粪便DNA的提取和检验方法。方法  8人份粪便样本 ,磁珠法提取DNA后 ,进行STR复合扩增和mtDNAHVI区测序分析。结果 用 2种方法提取的粪便DNA ,STR复合扩增检验均未获成功 ;方法1提取的粪便DNA有 6个样本、方法 2有 7个样本获得了清晰可读的mtDNAHVI区序列 ,并与唾液对照样本DNA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用本文建立的方法提取粪便DNA ,不适于STR分析 ,可通过mtDNA测序分析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