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10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1020篇
中国共产党   886篇
中国政治   1465篇
政治理论   660篇
综合类   95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487篇
  2008年   504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池海平 《河北法学》2004,22(12):11-14
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再次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国的基本方针加以确认。依法治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要确立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就必须树立起法律至上的观念,它是实现现代法治的观念基础,也是评价现代民主政治国家的基本准则。对于法律至上观念的理解,不仅要从法律自身来理解,而且要从社会关系的层次上,从人们的理性选择等角度进行深层次的考虑。正试图从现代法治的理性选择的角度论证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82.
刑法理论的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刑法理论自启蒙以来,经历过两次深刻的危机。第一次危机以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的理论交锋为表现形式,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刑法与价值的关系问题;第二次危机突出表现为后现代法学对现代法学的理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全面颠覆。通过对两次理论危机的梳理,作者初步探讨了不同时期刑法现代性问题的不同表现及其产生的理论根源,指出刑法现代性问题的实质是刑法理论内部现代性因素特别是理性因素矛盾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3.
我国西部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首先对我国西部环境问题的形成进行了制度分析 ,认为西部环境问题根源于传统环保法存在的缺陷 ,进而提出需要在产权制度、外部性克服以及政府干预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作者在分析不同产权制度的环保功能后 ,从环保的视角构建了承包经营制度和专利制度的创新 ;在对环境领域中的外部性进行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后 ,提出了制度变迁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4.
中国的法治化建设是在复杂的境遇与多种压力下进行的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后现代思潮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种理论。后现代理论本质上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因而有其特定的生成环境。对中国法治建设而言,最缺乏的是现代性,而不是后现代,而且应当警觉中国前现代法律化与西方后现代法学思潮的畸形杂交对中国法治化的消极影响。现代性应当是中国法治化必须记取的基本前提和必须围绕的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985.
王冬梅 《理论探讨》2007,2(2):26-2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理性思考,就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发展的特殊性上解读和谐社会。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概括起来就是,科学把握各方面重大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从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86.
段虹  王秀敏 《理论探讨》2007,1(6):29-31
个人利益是历史形成的人生存的一种自觉方式,自觉的个人利益的形成是促进个体自由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视野对个人利益进行哲学反思和理性审视,有利于自我的真正确立与自觉的个人利益的生成,从而最终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个人利益的正确引导以及人们的理性行为方式的形成。在当前,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厚重与庞大、多种文化精神在同一场域中的相遇、正义的社会制度的健全程度等决定了和谐社会建设中,自觉个人利益的生成尚需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987.
新公共管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西方国家,它是一场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市场价值导向为取向,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政府公共管理革命.文章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的背景原因、理论基础和主要思想,论述了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88.
"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折射出高远的战略思维,是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全局出发,立足于国内、国际大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长远的战略眼光。"赶考"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思维,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赶考"中交出优异答卷需要历史思维。"赶考"精神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思维,完成"赶考"任务要坚持全面系统观点、一分为二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赶考"精神展现出清醒的理性思维,是基于国情的理性思考,新时代走好长征"赶考"路要求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89.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追求的是全面协调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要统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突破单向度的发展。目前,乡村依然面临着传统性和现代性、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乡村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张力。因此,乡村振兴要着眼于农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一方面要注重工具理性,夯实农民现代化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要回归价值理性,推动农民的全面发展,两者的统一要建立在基层党组织引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90.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的办学过程中,为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为提高高校师生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审美情操,实现高校的教育发展目标,而由高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的总和。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一方面已成为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