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4篇
  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36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09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2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尽管《物权法》在相邻关系一章以第90条的形式对不可量物侵入作出了规定,故其以不完全法条的身份宣示了相邻关系视域下不可量物侵入之救济制度的缺位。同时,无论是《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抑或是《环境保护法》,均只明确规定了环境侵权的判断标准:即以造成了“重大损害”作为判断侵入者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该“重大损害”或以实际发生人身财产实质损害为判断标准,或以违反符合法定的排污许可或排污标准为判断标准。这样,在不可量物侵入符合法定的排污许可以及排污标准之时,只要未产生显性损害(病理性损害为显性损害),受害人即便遭受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亦无法寻求相应的救济。甚至,受害人会因遭受的噪音侵害处于法定标准之上或下而获得天壤之别的司法判决。这显然有失公正。因此,本文针对不可量物侵入在程度和性质上的差异,创造性的引入了“较大损害”这一与传统实践中“重大损害”标准相对应的标准,构建出了相邻关系视域下不可量物侵入之补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993.
学界对物上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向来争论颇多,同时各国立法例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异彩纷呈,没有"一同天下之义"。不同的物上请求权观念将会导致不同的物上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关系理论。因此通过对各种物上请求权性质学说的分析,进而分析各种物上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关系立法理论与立法例,从而将物上请求权性质理论和物上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关系理论在逻辑上予以连接,进而提出并论证"诉讼时效应当是物上请求权的‘塔尔塔罗斯’"(即诉讼时效应当扮演物上请求权终结者的角色)的观点具有理论与实务上之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享有二倍工资请求权,其适用条件包括:双方已建立全日制劳动关系、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时间在一个月以上不满一年。但是在实践中对该请求权的适用条件却存在诸多分歧。通过对相关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比较,在即将制定的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对相关争议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有助于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不统一现象。  相似文献   
995.
民事审判方法博大精深,其中最重要的是基本审判思路,即办案的基本套路和思维方法。本文尝试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智力成果和实务经验,以请求权基础为给付之诉案件审理〔1〕的出发点,以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为审判基本元素,把抽象的审判思路分解成可兹操作的具体裁判方法,对如何确定案由、争点、事实、法律和结论提供可资借鉴的规范路径,以期对规制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  相似文献   
996.
大陆法系一些国家的民法典在物权篇中规定了物权请求权.我国民法典是否规定物权请求权引起了学者的争论.我国民法典不宜规定物权请求权,应将其妨害除去请求权、妨害预防请求权等内容规定在侵权行为法篇中,并对侵权行为法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997.
预告登记,为德国中世纪民法创立的制度,是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介绍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分析了预告登记的性质、效力等,指出我国的民法典设有此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98.
论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我国民法典体例的重大创新,在独立成编的人格权法中是否应当规定人格权请求权,以及如何规定人格权请求权,是我国人格权立法需要解决的重大疑难问题。笔者认为,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性是其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分离的基础,人格权请求权的产生与发展是人格权制度重要的发展趋势;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区别是其二者分离的原因;充分有效保护人格权是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分离的目的。笔者并对民法典草案中有关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分离模式的立法选择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债权物权区分说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可可 《法学研究》2005,27(1):20-31
债权物权区分说是德国民法学最重要的体系特征之一。这一区分理论包含了支配权与请求权的区分、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区分、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区分、客体的区分等四方面的内容;由此可以得出科学的债权和物权概念。但债权与物权的区分并不能周延现实中的一切权利类型。为此有必要将这两者的区分还原为其构成要素,并从这些要素出发,以类型学方法重新构建权利类型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引言与其他民事案件相比,知识产权案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纠纷变得日益复杂,除传统知识产权案件外,又出现了许多如何对之进行法律定性以及判定侵权与否很困难的疑难案件。在知识产权案件中,当事人请求权的选择及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将直接决定其知识产权能否得到法律的保护,请求权基础问题因此成为当事人较难处理、抉择的问题之一,由此造成了当事人对如何确定请求权及法律依据的种种困惑,在司法实践中常常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原告称其权利受到侵害,并提供证据材料证明被告的侵权事实存在,在原告向法院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