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250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53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5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许东 《刑警与科技》2008,(18):120-123
前言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基于宽带网络为用户提供视音频及各种报警信号远程采集、传输、储存及处理。这是一个由前端、中心平台、后端三部分组成的系统。前端由镜头、摄像机、云台、报警开关、视频编解码设备、主机控制设备和监控软件组成;中心管理平台具有业务平台的管理功能,对传送过来的图像进行转发、分发或存储,对报警进行联动处理;  相似文献   
52.
算法证据主要指通过算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后所产生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算法证据面临的紧迫难题是其应不应该独立以及应该如何独立的问题。就算法证据的独立问题,目前学界主要存在“相对独立说”“反对独立说”和“完全独立说”等观点,但均存有不足。司法实践中的算法证据可分为基于案内大数据的算法证据和基于案外大数据的算法证据,它们与传统证据之间存在本质区别。法定证据种类制度虽有缺陷,但其的存在具有现实必要性。考虑到算法证据的复杂性及其规制方案的特殊性,建议在刑事诉讼法中将算法证据独立为一种新的法定证据类型,与鉴定意见并列,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有关算法证据的专门性司法解释,以保障其实质独立。  相似文献   
53.
自动驾驶汽车是人类研发、制造、使用和管理的智能产品,不是犯罪主体或刑事责任主体。在自动驾驶汽车自主控制状态下发生交通事故的,其生产者、使用者和其他人员难以按照我国现有刑法的罪名定罪处罚。除非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有专门的规定,驾驶位人员不接管汽车或接管后无力改变交通事故结果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或其他管理过失犯罪。驾驶位人员的注意义务是阻止自动驾驶汽车自主控制下发生交通事故,其注意义务不应过高。允许的风险、紧急避险理论不能为自动驾驶汽车紧急路况处理算法的生产与应用提供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生产者遵守算法安全标准仅可以使生产行为合法化。鉴于现行刑法不适应自动驾驶汽车应用的特性,我国应当建立以生产者全程负责为中心的新刑事责任体系,使之在自动驾驶汽车生产和应用两个阶段承担安全管理责任,生产者拒不履行自动驾驶汽车应用安全管理义务且情节严重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4.
新闻传播领域的算法伦理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内算法主体在设计、应用过程中应恪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以算法应用后果具有不确定性且算法具有价值负荷为前提,以公正性、尊重性、预防性、透明性、导向性为基本准则;以算法主体道德想象力培养和算法主体行为的规制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5.
56.
57.
提出一种动态背景人脸检测方法,这种检测方法大大降低了系统运算的复杂程度并提高了检测速度,是一种高效率通用的图像检测方法。这种方案的提出突破了以往复杂背景人脸检测问题中背景预先提取的限制,使人脸检测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58.
59.
60.
符合可理解、可靠和可控等内在要求的可信算法是防范算法风险和构建算法信任的基础,算法的可信控制应该成为算法治理的核心.通过法律的可信控制,即按照法律嵌入和法律调节的规制逻辑,通过贯穿于算法的技术层、应用层和治理层的系统化制度安排,确保算法以可信任状态得以设计、部署、应用和执行,是实现算法可信的有效方式.系统地构建算法可信控制的制度体系,需要从算法本体的维度,通过完善透明度规则、推动算法伦理法律化和探索算法验证评估制度等措施确保算法自身的可信度,并从算法关系的维度,通过明确算法权利、强化算法问责和拓展监管体系等制度,约束算法相关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