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5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1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2篇
法律   3418篇
中国共产党   381篇
中国政治   1030篇
政治理论   246篇
综合类   109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减资规则,既关乎公司资本安全、债权人保护,又关乎股东平等与公司自治。我国《公司法》上的减资规则面临两重困境,一是因法律漏洞引起的同案异判困境;二是《公司法》的修订解除了对公司资本制度的大量管制情况下的体系协调困境。减资规则系统性的变动,有资本维持路径与偿债能力测试模式两种方案,《公司法》的修订延续此前的法律逻辑选择了前者,并对违法减资法律责任、形式减资、非等比例减资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虽然具有显著进步,但仍是未竟的转型。沿着《公司法》的理念,减资规则在法律适用中应当从严解释实质减资规则,从宽解释形式减资规则和非等比例减资规则。从制度完善的角度而言,减资规则应在继续秉承资本维持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偿债能力测试模式之优势,通过赋予董事会在特定减资事项上部分决策权限,以偿债能力声明机制改进减资通知机制等具体举措,实现减资规则的系统性“升级”。  相似文献   
992.
电子证据体系是技术发展与时代进步下的产物,它的产生必然会对三大诉讼法中原来的传统证据体系造成巨大冲击.本章将通过概述中国当前关于电子数据证据的立法概况,并提出影响中国电子数据证据程序规范的具体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电子数据证据处理程序提供法律意见.  相似文献   
993.
李学军  贺娇 《法学论坛》2024,(2):119-130
电信网络诈骗罪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上下游关联犯罪的频繁发生、快速增长,严重危害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适应严厉打击治理以上违法犯罪的现实需要,对于罪量认定、批量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认定、行为人主观罪责认定等存在证明困难的事项,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多地通过创设推定规则以化解这些证明困境。然而,推定规则在简化证明方法、减轻公诉方证明负担的同时,向被告方倒置了证明责任,可能会冲击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还可能降低案件整体的证明标准,且“可以”模式的推定规则存在扩大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风险。因此,应当坚持刑事推定的最后适用性这一原则,被告方反驳推定的证明标准则应以“产生合理怀疑”为主,并尽量减少推定规则的创设。  相似文献   
994.
吉龙华  黄铭 《创造》2019,(2):61-64
一、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体现.人是一种政治的、合群的动物[1],政治就是关于公众利益的大事,谁进行管理、谁有决定权,是“自治”还是“他治”?“自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有自我管理之义。[2]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指出:自治是指团体的秩序由团体成员按照自己的意志制定。[3]即一个群体的行为规则是自己给自己制定的,而不是外人制定的,这是意志自主。意志自主也就是团体的领导者和管理班子由自己任命,而不是由团体外的人员来任命。[4]从这些含义看,自治的关键是自主,即《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自我管理”和“四民主”。自治权是自治的体现,自治是前提,没有自治自然没有自治权。  相似文献   
995.
我国《刑事诉讼法》和两高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其特点为:以排除非法言词证据为重点,以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现象为目标,以侦查和司法部门主动排除和被告方申请排除相结合为方法等.该规则的建立与完善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成果,是司法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司法部门自律的体现.展望该规则,在实体和程序方面还可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包括:确定非法实物证据范围,排除"毒树之果",建立非法证据排除的听证程序,与刑事司法其他规则协调.  相似文献   
996.
在犯罪率概念研究方面,国内理论界少有成果发表;然而以犯罪率数据为基础而公开发表的论文则数以千计.这种悬殊差距凸显出社会科学界只是将犯罪率概念看作是理论建构的基础,而忽视了概念界定方式不同而导致概念的结构和功能迥异.犯罪率的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犯罪率在新的时代有新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从早期的人犯率、发案率,到晚近的受害率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的变化体现出国家和政府更关注人的安全,在制度建设的时候更注重以人为本.围绕犯罪率的表现形式,揭示该概念对于犯罪测量的设计和安全评估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有助于对社会安全状况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997.
司法裁判中,合理裁判结果的得出需要法官综合运用多种解释方法。体现在“指导案例32号”,文义解释在刑法谦抑立场下,明确了“不确定”法律规范的裁判底线;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等论理解释方法,通过对“本案焦点”的现实认定,在文义的边缘能动解释,进而形成融贯的解释论证系统。此过程中,为有效约束法官恣意,多种解释方法的融贯运作受到文义优先规则、节约和无赘言规则、发展规则等融贯规则的制约。同时,这些不同解释方法之间的融贯运作及其规则性要求,也构成法律解释研究规则转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98.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证据法体系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证据制度之一.有学者认为其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一样,具有天然的正当性.然而此种“类推”无疑忽视了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本质区别.如果说在以权力制约和人权保护为主要价值的刑事诉讼中设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国家法治化的体现的话,在民事诉讼中“移植”类似规则就属于“法律教条主义”的体现.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纠纷的民事诉讼中,一般并不能限制公权力,相反地,它还可能导致实体上的非正义.因此,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民事诉讼本身在诸多方面存在矛盾之处,在现实运行中也存在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999.
刘春梅 《法商研究》2005,22(2):144-153
大陆法系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主要包括关联性规则、证人资格规则、书证优先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据失权规则以及直接审理原则。我国与大陆法系国家较之与英美法系国家在注重追求实体结果公平的法律传统、立法模式、法官的权威与地位等方面有更大的同构性和兼容性。大陆法系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具有重大借鉴意义,我国应当在主要借鉴大陆法系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000.
沈启帆  徐向华 《法学》2005,(12):75-82
立法中的多数决追求的是民主、效率和正当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取向仍需通过科学的操作规则予以体现和保障。我国立法表决制度及其实践均显现出多数决制的自身弊端。本文试以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立法多数决进行剖析,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