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26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民生悲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七年前“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以来,食品安全就成了上升到“面包政治”高度的民生议题.2015年,从走私“僵尸肉”大举潜入国门,到多地生猪检疫形同虚设;从顶着金字招牌的五常大米充斥“调和米”假冒货,到负责粮食安全的中储粮被曝多个粮库“以陈顶新”……商德沦丧、监管缺失乃至官商勾结等乱象纷纷见光的同时,也在警示社会,持续经年的食品安全危机,并未彻底解除. 也是在这一年,民间压力进一步催动了公权努力,农业部面对转基因食品的公众疑虑,郑重许下慎重推广、加强监管、信息公开等承诺.修订后的种子法更是以国家立法形式,明确了对转基因育种实行安全性评价和控制的立场.  相似文献   
412.
论网店实名制及工商登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工商局于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加强电子商务监督管理的意见》要求在网络上出售、置换自用物品,且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人应当进行工商登记,从而成为第一个对网络经营活动要求进行监管的机构。对此,舆论争议不断。本文从诚实信用、保护知识产权等多视角阐明了网店实名制工商登记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该项工商登记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13.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新增设的一个走私罪罪名,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刑法走私罪罪名体系,突破惩治走私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有罪不能罚”、“应罚而无适当罪”的现实困境,其立法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414.
缪军 《青海检察》2001,(1):48-51
黑社会犯罪是国际上最为严重的犯罪之一,是有组织犯罪最为典型的一种形式。这些黑社会组织贩卖毒品、走私军火、组织绑架人质、拐卖妇女、设赌场、开妓院,进行各种犯罪活动,聚敛巨额财富,并收买官员,操纵选举,控制地方政权,影响国家的政策制定、实施,社会危害非常严重。在我国,虽然明显的、典型的黑社会组织还没有出现,但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已经出现并且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15.
随着对外开放规模的不断扩大 ,走私犯罪也呈上升趋势。如何严厉打击和遏制走私犯罪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深圳市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其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连续 7年稳居全国第一 ,深圳也随之成为走私和反走私尖锐斗争的重要阵地。作为推动反走私斗争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 ,深圳 1 998年、1 999年成立了深圳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和 6个支局 ,集中履行走私犯罪的侦查职能。深圳市人民检察院 (以下简称深圳市院 )于 2 0 0 0年 1月成立了专司走私犯罪批捕、起诉工作的刑事检察三处 ,集中行使打击走私犯罪的刑事检察职能。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416.
赵敏 《法制博览》2023,(3):62-64
现如今,在市场经济活跃的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国家稳定、和谐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走私犯罪的研究,积极开展相应的预测和控制措施,从而能够保证国家和谐发展。本文从我国走私犯罪的危害和现状进行论述,为下文开展对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的预防与控制对策研究,分析出其预防和控制措施,从而能够减少走私犯罪,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17.
近年来,面对国内非法偷猎、走私野生动物刑事案件增幅较大的现状,如何提高案件现场勘查水平是我国森林公安机关必须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由于野生动物案件现场勘查的对象不同,在证据固定的方法上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制定必备的技术操作规范。通过对现场勘查、物证提取和保存等关键环节的研究,提出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418.
走私犯罪是法定犯罪,以违反海关法律法规为前提,故具有很强的海关专业特征,而单位走私犯罪主体为单位,进一步增加了理论研究和司法认定的困难.故根据单位走私犯罪的特征及相关立法规定,深入研究我国单位走私犯罪诉讼程序中诉讼主体和诉讼代表人制度,以及单位走私犯罪诉讼代表人的确定问题,对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诉讼的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19.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贸体制和贸易管制措施也都有了较大的变动。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安定,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升打击走私的工作效能,研究现行《刑法》中走私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意义重大。本文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我国走私罪立法上存在的一些比较突出的缺陷和不足,并针对走私罪在立法上存在的缺陷,对如何完善走私犯罪的立法观做了理论解释和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420.
走私案件中,行为人具有走私的概括故意,或者只是对走私对象出现具体的认识错误时,应按实际对象定罪处罚;出现抽象的认识错误时,应在故意的内容与客观事实重合的限度内确定合适的走私罪名。事实认定方面,可以从四个维度区分概括故意和认识错误:一是结合货物的自然属性;二是结合行为人的分工、角色和获利情况;三是结合行为人是否履行必要的核实义务;四是结合行为方式、运输工具与货物的匹配度。基于从严打击走私犯罪的政策导向,在遵循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的基础上,总体上应从严把握认识错误的证据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