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90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71篇
各国政治   112篇
工人农民   201篇
世界政治   6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7篇
法律   4969篇
中国共产党   3800篇
中国政治   6097篇
政治理论   2076篇
综合类   4011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883篇
  2014年   2090篇
  2013年   2239篇
  2012年   2063篇
  2011年   2016篇
  2010年   1977篇
  2009年   1666篇
  2008年   1409篇
  2007年   1110篇
  2006年   859篇
  2005年   643篇
  2004年   548篇
  2003年   496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网络犯罪愈演愈烈,对社会的危害日益严重。加快网络安全刑事立法步骤,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社会的正常秩序越显必要。  相似文献   
992.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既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当前,用党的创新理论把党员的头脑武装起来、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既是严肃的政治要求,也是紧迫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993.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创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网络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诸多影响,文中就如何借助网络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社交媒体带来了广泛意义上的便利,但是也为焦虑在互联网中传播提供了介质。社交媒体兼具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属性:理性体现在社交媒体的正向功能,非理性体现在社交媒体的负向功能以及正负之间的灰色地带。焦虑是社交媒体运行中非理性的主要体现,通常以群体性、放大性、政治性的公共事件表现出来,破坏网络舆论空间的理性,降低政府公信力以及影响网民的社交体验等。探索社交媒体治理优化的可能性及回归人本位,对于调节网民心理健康,重塑网络公共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发展进步相伴而生、共同促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推进,需要持续提升党政干部能力素质,适应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网络教育培训以其资源共享性、高效便捷性与自主灵活性,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是实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干部素质,从而推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有效途径。以福建干部网络学院为例,从其网络培训实践及存在问题出发,可进一步探索福建党政干部网络教育培训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96.
数字     
98.4%2020年,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达98.4%。2020年1至11月,全国八类主要刑事犯罪案件下降9.3%,一、二审裁判生效后息诉服判率达97.9%.1200亿元2020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5.6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3万名,拦截诈骗电话1.4亿个、诈骗短信8.7亿条,为群众直接避免经济损失1200亿元。  相似文献   
997.
我国关于儿童个人信息的规定呈现松散立法的特点,《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未来颁布实施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奠定了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实践中,儿童个人信息保护中的年龄验证、监护人同意等操作存在诸多困难;知情同意原则的虚化使得儿童个人信息保护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细化并完善了保护儿童个人信息的实操性规范,但对于儿童年龄界定、监护人有效明示同意等需要进一步澄清和落实。  相似文献   
998.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第1项确立了网络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构成"三要件",即网络散布谣言的客观行为、扰乱公共秩序的危害后果和主观故意。司法实践中,有些法院秉持"秩序至上主义"的逻辑,存在对违法构成"三要件"的背离,在部分案件中对网络谣言和公共秩序的扩大解释构成对公民言论自由的过度限制。面向未来,法院可通过对上述违法构成要件的合宪性解释,合理平衡公共秩序与言论自由价值的冲突。在客观行为的司法认定方面,应区分"公共言论"与"私人言论",涉及"公共言论"的网络谣言以"捏造或者歪曲事实"作为认定标准,涉及"私人言论"的网络谣言可扩大解释为包括"未经证实"的消息。在危害后果的司法认定方面,应将"公共秩序"解释为以"公众生活的平稳与安宁"为核心内容的现实公共场所秩序,并引入比例原则的审查。在主观故意的司法认定方面,对于涉及公共言论的"故意"的认定,可采用"实质恶意"原则,即只有在行为人明知其将做出虚假言论或者对于信息的真假辨认存在严重的过错时,才能认定其为"故意";对于涉及私人言论的故意的认定,可参照刑法上"故意"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999.
1000.
网络诈骗作为诈骗罪的特殊形式,具有专门的入罪与量刑标准。与传统诈骗相比,网络诈骗的入罪门槛低,量刑相对重,准确认定网络诈骗对于正确定罪量刑,实现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至关重要。然而现有司法解释并未明确网络诈骗的概念,且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致使网络诈骗的司法认定成为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正确认定网络诈骗,首先是要厘清普通诈骗与网络诈骗的区别,以解决罪与非罪的问题;然后要厘清网络诈骗与特定网络环境下盗窃、赌博及信用卡诈骗的区别,以解决此罪与彼罪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