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06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70篇
各国政治   112篇
工人农民   203篇
世界政治   6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5篇
法律   6487篇
中国共产党   3817篇
中国政治   6221篇
政治理论   2093篇
综合类   4246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448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481篇
  2020年   515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946篇
  2014年   2241篇
  2013年   2364篇
  2012年   2208篇
  2011年   2172篇
  2010年   2086篇
  2009年   1767篇
  2008年   1522篇
  2007年   1209篇
  2006年   937篇
  2005年   730篇
  2004年   645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范泽仙 《法制博览》2023,(16):127-12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不良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态势侵蚀着未成年人的身心,一些未成年人以网络为依托实施犯罪,呈现出新的犯罪形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网络管理相关法律、未成年人专门法律以及刑事立法方面的法律规制存在一定缺陷。为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并从相关层面探讨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制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管笑笑 《法制博览》2023,(18):163-165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犯罪分子紧跟时代潮流,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迭代更新,此类案件形势严峻复杂。本文从被害人的角度入手,分析被害人的主要特征及容易受诈骗的心理特征,并基于此提出相应对策,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3.
何月红 《法制博览》2023,(22):148-150
伴随着科技时代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犯罪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负面产物,且在近几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大学生网络犯罪作为我国社会犯罪问题中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现已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探寻我国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成因与防范对策,本文从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三方面出发,探讨分析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成因,并以重视学校教育科学引导、强化社会教育政策规范、构建家庭教育隐性功能等为切入点,总结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策,以此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降低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发生率,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94.
互联网时代,高校在运营校园网络媒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大量网络图片,这使得校园网络媒体日渐成为侵害图片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高发地。基于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高校为被告的侵害图片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诉讼裁判文书的分析可知,当前涉及高校的网络图片侵权纠纷呈现出原告撤诉较多、索赔金额过高、多为图片经营公司提起的批量诉讼、争议焦点在原告是否适格和被告是否合理使用以及被告败诉居多的特点。由于高校网络媒体工作人员著作权意识薄弱,网络图片作品著作权权属不明,图片经营公司存在商业化维权行为,因此高校要规避图片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风险,不仅要从内部层面采取措施,还需要借助外部层面如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社会公众、网络图片行业和网络平台等多方主体的参与,协同共治网络图片作品著作权市场。  相似文献   
995.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深度转型,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日趋复杂化,集中体现在网络虚拟空间使法治教育对象复杂性尽显、网络开放生态使法治教育环境复杂性加剧、网络催化教育改革使法治教育过程复杂性升级。理性审视复杂性现实矛盾,运用复杂性思维方式开创网络法治教育新路径,需要以德法兼备为目标建设动态化传知赋能体系,以平等尊重为原则构建主客体双向互动机制,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探索多元化新兴教育方式,以合力共建为支撑构筑法治教育人才共同体,以清朗有序为保障净化网络法治教育大环境。  相似文献   
996.
孙利昌 《法制博览》2023,(27):38-40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短视频的兴起,网络暴力便有了良好的温床,侮辱诽谤型、网络谣言型和人肉搜索型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造成了诸多令人痛心的结果。网络暴力的治理,需要厘定网络暴力的界限和行为模式,准确认定群体性网络暴力中各参与者、帮助者的责任。网络暴力犯罪治理的路径选择有三:出台司法解释,增设“网络暴力罪”条款以及通过专门立法的形式。三种法律规制方法综合使用,能够对网络暴力行为形成全方位的有效治理。同时可以根据实践情况和需要,坚持司法解释优先的原则,按步骤完成网络暴力行为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97.
赵瑞华 《法制博览》2023,(28):157-159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用工形式发生转变,传统用工遵循工业时代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用工协议的形式和规则,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共享的时代,用工形式出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态。然而针对网络用工新形态现有法律规定还不够明确,是否能够认定为劳动关系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用工形态的简要分析,为法律完善和保护劳动者权益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网络平台与用工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998.
江川 《法制博览》2023,(31):6-8
互联网、网络应用、移动支付、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犯罪模式从线下转向线上、从现实转向隐秘提供了温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呈现井喷爆发之势,改变了传统诈骗犯罪的作案模式,为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推进基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以河北省宁晋县为例,总结了近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案情况,从基层视角分析了打击电信网络犯罪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完善立法、扩大宣传、综合治理三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姜辉 《法制博览》2023,(35):70-72
本文通过介绍电影解说短视频的几种主要类型,对转换性使用规则在电影解说短视频著作权中的可行性加以分析,并从立法层面、司法层面以及行政监管层面出发,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申淑平 《法制博览》2023,(8):124-126
近年来,网络诈骗在高校校园中屡屡发生,校园网络诈骗已经不单是校园安全问题,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校园网络诈骗的成因较为复杂,除了网络安全教育缺失以外,隐私严重泄露、网络监管不力、防诈力量薄弱、安全技术落后等均导致高校校园网络诈骗难以根除。鉴于此,本文重点从安全教育机制、隐私保密机制、网络监管机制、协同反诈机制、技术防护机制五大方面出发,探讨了高校校园网络诈骗防范机制的建设思路,以期为校园网络诈骗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