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3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参与主体,因此肩负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语言的传播出现阶段性、认同和修正并存等特点,校园文化及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群体受到网络语言正负价值两方面的影响,这把"双刃剑"的使用关系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校园治理,也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从网络育人的视角着重对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生成原因、传播与效应等具体分析,力求建立新形势下理性科学的网络文化语言净化机制。  相似文献   
42.
蔡晨薇  林荣钦 《世纪桥》2010,(21):153-154
随着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随之走进千家万户,网络词语也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生僻字成为网络用语中的"宠儿",如"囧"、"氼"、"烎"、"槑"等字。"烎"字本是一个生冷已久的古汉字,为何一时间网民对它推崇备至?本文试从"烎"字的形音义考证、"烎"字的现代网络义、"烎"字所代表的一系列"翻新字"所产生的原因、"古字新用"的意义这四个方面来探析网络语言中的"古字新用"现象。  相似文献   
43.
自从互联网迅速发展和普及以来,具有时代感的新潮语言不断被发掘和创造出来,这些网络语言是时代的记录,它促进和丰富了语言的发展。不过,网络新语言的创造,也是把"双刃剑",除了正面体现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等以外,  相似文献   
44.
时尚N语     
《工会博览》2010,(16):54-54
宁愿胖的精致,也不愿瘦的雷同。 一见钟情,再而衰,三而竭。 通往成功的路,总在施工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乔留给人家。  相似文献   
45.
作为网民个性宣泄、寻求放松的一个方式,网络语言中不少语句出现违反汉语词法句法的规律、使用方言语法,混用英语语法等现象,使得网络语言显得新奇、自由、幽默、风趣,但也造成了语法的杂乱,影响了语言的健康.网络语言并非洪水猛兽,不能一概视之为垃圾,合理引导和规范才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6.
靳琰  张婧 《人民论坛》2010,(3):126-127
网络词汇结构独特,语义丰富,颇受网民青睐。运用模因论分析"被XX"类网络新词这一语言现象,并对其复制和传播的过程进行分析,得出"被XX"类网络词汇产生并且流行的内在和外在双重原因。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更为预测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7.
互联网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情感交流的方式,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思想沟通的风格和效果。理论宣讲作为一种信息、情感和思想的传播途径,受到它的影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理论宣讲作为一种传统、正规、庄重、严肃的思想传播形式,要不要使用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48.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张,网络沟通日益加速,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与现实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并驾齐驱的交际形式,并日渐成为青少年主流的交流工具,对青少年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对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情况研究亟待深化。  相似文献   
49.
网络语言与传统汉语言置于符号学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对比可以获得其特点的深入把握。相对于传统语言,网络语言符号具有能指的多样性与离散性、所指的当下性与模糊性、意指的群体性与任意性、组合的自由性与聚合的开放性等特点,网络语言符号更向非语言符号靠拢,蕴含更多的创新能量,有利于时代文化的传递与认识,但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约束机制来抑制其不良趋向。  相似文献   
50.
关于网络语言研究现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不断骤增,网络语言异军突起,风靡全国。随之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本文综合业内多位专家学者的意见,拟对网络语言的概念、网络语言的类型、网络词语的生成方式、网络词语的性质、网络语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