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1篇
法律   964篇
中国共产党   349篇
中国政治   768篇
政治理论   228篇
综合类   5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中小学重点和非重点的问题不解决,均衡教育就很难做到。”郑州市中原区汝河路街道人大工委调研辖区教育工作时,人大代表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  相似文献   
312.
为打击不法分子,保护未成年人,刑法修正案(七)将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行为纳入刑法评价的范围,作为刑法第262条之二。但是该条在罪状表达和法定刑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13.
"国民素质"与"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概念都反映着国民素质内在的本质特征,两者对于促进国民素质提高具有同一目的性,但国民素质的内涵具有基础性,结构具有层次性特征,而国民素质均衡发展内涵具有协调发展要求性,结构体系更能体现出和谐性特征。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是国民素质的内在要求,国民素质是国民素质均衡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统一于国民素质理论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314.
树立科学发展的科技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好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的各种复杂关系,实现我国科技事业总体布局及各环节的共同、均衡和协调发展,真正使我国的科技事业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315.
吴智嘉 《工会博览》2010,(5):188-189
辽宁蒙古地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整合资源配给,使之均衡发展成为辽宁蒙古族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16.
《中国监狱学刊》2010,(2):142-142
孙立平在2009年10月12日的《经济观察报》上著文《社会保障中的不平等因素》说,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的问题不仅是投入少、水平低,而且不公平。建立市场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17.
江帆 《前沿》2010,(10):17-19,102
长期以来,"非历史性"缺陷成为学界批判新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本研究试图借鉴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补充,探寻将历史因素纳入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解释国家行为绩效差异和均势未能建立等原有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中未能得到很好解释的内容,并发现新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318.
陆浩 《党的建设》2010,(1):13-14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根本目的是实现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使城乡居民平等参与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构建城乡平等的利益关系这个关键,加强重点  相似文献   
319.
风扬 《民主与法制》2010,(21):45-47
在安徽省亳州市,小升初需要参加升学考试,成绩好的升入一中、二中等“重点初中”,成绩不好的升入其他初中,九年制义务教育期间的“均衡教育”在这里被扭曲。  相似文献   
320.
"善治"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即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新颖关系的一种最佳状态.依据俞可平教授关于"善治"的10条标准,社会治理要达到"善治"的境界任重而道远,国际社会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去追求.为了社会和谐与善治的目标,政府应当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回应公民需求解决合法性问题,通过与民间更多合作而形成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均衡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