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2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4383篇
中国共产党   723篇
中国政治   1131篇
政治理论   169篇
综合类   153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675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689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537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德性"自盈"是中国文化对个体自我体认的最基本的评语.而一切人生理想的诉求都集中于自我德行的外溢,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对人性自我意识的过分乐观.因此,这种基于德感意识的人性体认,缺乏追寻彼岸超越精神的动力,也带来了个体精神生活的乐感取向,从而导致了道德泛化和去道德化等诸多道德教育困境;而对人性体认建立在罪感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却孕育了具有超越之爱感的道德教育.所以,中国道德教育必须从狭隘的本土化思维框架中走出来,通过再思中西不同的人性体认,促进爱感的生成,承担培养爱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2.
沿着危险驾驶罪开启的实质性微罪方向,《刑法修正案(十一)》再次扩充了微罪的范围.高发型微罪在取得了积极社会治理效果的同时,引发了明显的犯罪标签泛化问题.迄今为止,在审判阶段的出罪、在立案侦查阶段的不立案或撤销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的不起诉都无法显著地削减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庞大的犯罪人数,无法有效解决高发型微罪的犯罪标签泛化...  相似文献   
133.
通过对2018年、2019年、2020年假释人员再犯罪刑事一审判决书的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发现,假释人员再犯罪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针对假释人员再犯罪防控存在的问题,结合案件规律及特点,从个体风险防控、客观风险防控及制度风险防控三个方面入手,能够有效降低假释人员再犯罪率,最大程度实现社区矫正的矫正效果,帮助假释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34.
田兴洪 《求索》2007,(8):109-111
本文认为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罪名应界定为“破坏计划生育罪”;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计划生育管理制度;本罪条文中的“终止妊娠手术”应该修改为“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并导致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本罪条文中“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的规定应该删除。  相似文献   
13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催生了各类融资平台的产生。同时,平台又借助明星代言人的宣传扩展自身的业务及影响。一旦产生金融风险,将叠加明星效应,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冲击社会发展的稳定预期。通过梳理明星代言虚假金融广告的相关案例,对其逻辑动因作初步阐析,分析司法适用中存在的痛点困境,提出增加虚假广告罪主体、出台配套司法解释、完善定罪量刑标准,进而增强刑事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6.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媒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问题日益严峻.通过对168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二审案件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规制正面临着保护法益界定不清、法律适用偏差、量刑不适当等诸多问题.未来应从事前预防入手,明确法益保护立场,规范该罪的定罪量刑活动,优化刑罚适用,实现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的有效...  相似文献   
137.
丁彦 《时代法学》2007,5(3):77-8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这一罪名自设立之日起,就在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本文试图运用博弈论这一数学方法为工具,通过比较相关当事人的收益在有无该罪名时的变化,分析研究该罪名怎样影响他们最终的决定,结果表明,虽然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对贪污腐败分子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对反腐倡廉有一定的司法救济作用,但总体来看,由于该罪名客观上减少了司法机关取证的激励,增大了潜在的腐败分子的期望收益,与最初的立法宗旨背道而驰,因此该罪名的设立是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38.
我国刑法第205条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构成要件只是简单地表述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没有其他限制性条件.因此,根据对法条罪状的理解,只要具备虚开行为即可构成本罪.在这种情况下,行为犯说成为对本罪构成要件解释的通说.然而,立法机关设立本罪的初衷是为了惩治以虚开为手段骗取国家税款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准确地认定本罪...  相似文献   
139.
韩博雅  郑雪 《人民论坛》2021,(2):99-101
当前我国非法经营罪的刑事立法对客观行为的罪状描述采用列举和兜底条款相结合的方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弊端,即非法经营罪在司法解释层面和司法实践层面都呈现出明显的扩张化趋势,与非法经营罪的立法旨意渐行渐远,逐渐违背罪刑法定原则。非法经营罪的司法适用需要在保持刑法谦抑性的基础上对本罪的扩张进行合理地限制。  相似文献   
140.
频繁发生的袭警案件,警察权威受到严重挑战,使我们不得不关注袭警罪的立法化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以维护国家法律权威,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所谓袭警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致使正在执行执法活动的人民警察不能继续履行职务,构成犯罪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